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只有端正思想,改进作风,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才能杜绝形式主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梁宗岱是现代文学京派文学批评的重镇。1944年,他创作了长篇美学论文《试论直觉与表现》。在此文中,他批判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袁现”说,并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审美批评出发,将审美创造过程分为受感、酝酿、结晶和表现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深入地揭示了审美期待的表现、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体验的回味及审美传达的整体过程.深化了中国现代美学在审美创造论方面的研究,其理论创新思维对当代美学的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生艺术化是生存的审美命题,是诗意的审美人生。它抛弃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摆脱了非理性的宗教意识,因而在审美的状态中获得了人生的本真意义及自我的超越。人生艺术化的生存方式体现了生存主体的自我澄明,其以主体间性为哲学基础,通向人与自然、世界相统一的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将西方的"sublime"一词译为"雄伟",梁宗岱否定了其准确性。他依据字源学的标准,将"sublime"译为"崇高",确定了其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译名;他将阴柔美与崇高相对接,扩大了崇高理论的研究对象;他否认康德的崇高学说具有绝对真理性,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生态美学以审美的方式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审美方式中,审美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不是对象化的关系,而是主客合一的和谐境界。道家美学否定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和征服欲望,而将自然视为与人类平等的主体,揭示了人与自然主客合一的审美关系,体现了生态美学的审美意蕴;道家美学否定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方式,强调人与世界的同一,彰显了主体间性美学的审美特质,从而为中西方美学的沟通提供了哲学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梁宗岱创造的"灵境"论和"契合"论丰富了现代美学的境界学说和审美意识论。本文通过文化哲学的方法,在对比中揭示了梁宗岱美学思想的特征,并指出了其在现代美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