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6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期刊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评价方法中存在的指标之间相关性问题和指标权重选取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期刊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通过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向量将评价指标线性变化成彼此独立的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累计贡献值确定主成分的取用维数,由主成分方差确定权重.其优点是:可以消除由于指标间的相关性带来的偏差,降低计算维数,从而降低指标选择的难度,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此外,可以消除人为确定指标权重引起的弊病,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中"盍"字的字义,学者们争论颇多。根据望山楚简中"盍"字用作"盖"的例子,得出此句中"盍"字所记录的,实际上是当时语言中的连词"盖"。  相似文献   
5.
王雯雯 《图书馆》2007,(5):134-135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产生,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它为华文新闻信息数字处理提供了科学的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包括身体活动、运动学习、户外教育、食物与营养、心理健康、性教育,以及身体保护与安全7个关键的学习领域。其中身体活动按照人体五种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分为移动、跳跃、旋转、摆动和平衡,1-8年级都按照这种分类组织教学内容,并提出教学案例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掺杂过渡金属Scandium(Sc)原子对C70富勒烯储氢性能的影响.通过吸附能等参数比较了金属Sc原子在C70富勒烯的五元环和六元环上的吸附强度,进而分析了C70富勒烯吸附金属Sc原子后的储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五元环全部吸附上12个Sc原子后,每个金属Sc原子最大可吸附四个氢分子,系统的储氢率可达6.50%.本文为未来研究高储氢材料提供了一个可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数字体育、智能体育和智慧体育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数字体育、智能体育和智慧体育的发展特征进行梳理,对三者的发展关系进行辨析,认为数字体育、智能体育和智慧体育均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可促进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结合,并加快推动体育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数字体育、智能体育和智慧体育创新发展的主要举措:一是要夯实数字体育、智能体育、智慧体育的发展基础;二是要构建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要破解数据信息流转障碍;四是要提升体育数据信息安全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作为评价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平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替代的,但国内学者对公开课贬褒不一,对其中若干争议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整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公开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长春市8所学校的1 527名大、中、小学生为被试,通过自编问卷(性别观念调查问卷)对他们在学校领域、家庭领域、职业领域的性别平等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在发展趋势上,小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较低,中学阶段性别平等意识有所提高,但在大学阶段又重现下降趋势;(2)在性别差异方面,在各学段女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性别平等意识初中阶段最强,男生性别平等意识高中阶段最强;(3)在不同领域中,被试在职业领域的性别平等意识最低,家庭和学校领域的性别平等意识显著高于职业领域。根据研究结果,对性别平等教育提出了建议,指出小学和大学阶段是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时期,男生群体尤其需要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职业领域的性别平等问题应成为教育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