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与绿色发展研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开展了大量关于长江产业带建设、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及其生态环境影响、长江黄金水道航运与港口布局、岸线资源评价与利用、空间功能分区管控与区域协调发展等研究,也长期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决策咨询和规划编制,为长江经济带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发展、交通航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分工协作等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货流的演化及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货流的变动情况。在时间序列上,长三角地区表现为交通网络的完备和货运量的快速增长;空间上,货运的非均衡性趋势是货流空间变化的主流,且一直保持集中的趋势;通过马尔可夫链的空间分析发现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高、中高、中低、低几个趋同的俱乐部。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现象。在考察影响高技术劳动生产率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锡尔系数分解因素的方法从物质资本效率、软硬环境投入比、人均科研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员比例等四个因素对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组间和组内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测度,结果表明:(1)全国各省市区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逐步趋同,但各因素及其协方差项影响程度不同;(2)东中西三大地带组间和组内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同,两者对全国总体差异在不同时段贡献率也有所不同;(3)东中西三大地带组间劳动生产率趋同态势非常明显,人均科研投入强度因素影响最大;(4)三大地带组内波动较大,软硬环境投入比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