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6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踢毽项目在我国已流传了一千多年.该项目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培养协调、灵敏反应能力等,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娱乐休闲价值,深爱广大群众的喜爱.踢毽项目有盘踢、磕踢、拐踢、绷踢等基本踢法,还包括花踢、多人踢等种类多样、难度较大的踢法.但这些踢法基本是在原地进行,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冬季体育锻炼项目中推广的仅有盘踢一种,并在活动中存在学生低头、收颔、收胸,仅靠双腿内侧肌肉长时间疲劳工作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3.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注重采用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加强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完整体验和理解,提高学生在真实活动或比赛情境中运用知识与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对此,落实《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正确理解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内涵、厘清价值、明晰路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要想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买处,把体育课改不断推向深入,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真正健康的人,就必须做到"育体"和"育心"和谐并举、要"育体"更要"育心".  相似文献   
5.
吕恒莱 《江苏教育》2007,(10):56-59
在体育教学中尝试运动仿生练习既是对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继承。又是对仿生学,特别是对运动仿生学、仿生体育、仿生健康学等学科的丰富和拓展,还是立足校本、与时俱进地践行新课程的具体表现,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正>友情分组就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性别、感情、家庭住址等因素自愿组成的一种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一般在2—8人之间,经过小组所有成员公推公选,选出组长,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组长和组员要保持相对稳定,至少半学期才可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体育课程是增强国民健康的主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改革,我国也不例外。新课程倡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此,我们如何在继承传统体育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反思其不足并紧密结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既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使之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如何让体育课从身体走向心灵,笔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快乐体育,是当前体育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二十一世纪小学体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即就城区小学实施快乐体育的有关问题,谈点初步认识。 一、关于快乐体育 关于快乐体育,当前有多种理解。实际上,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少年儿童进行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强调运动中内在的乐趣,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 快乐体育和传统体育比较起来,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快乐体育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  相似文献   
9.
要想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把体育课改不断推向深入,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真正健康的人,就必须做到“育体”和“育心”和谐并举,要“育体”更要“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往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是今后体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对于“育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四年的大胆实践,我们认为:在体育课中尝试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科学、安全、可行、更是有效的。心理拓展训练是架设“育体”到“育心”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我们的体育教学有许多值得肯定和传承的东西,但它过分注重竞技体育,仿佛每个学生都是运动健将。如今,我们积极地寻求对策:在体育教学中尝试运动仿生练习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继承,又是对仿生学,特别是对运动仿生学、仿生体育、仿生健康学等学科的丰富和拓展,还是立足校本,与时俱进地践行新课程的具体表现,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