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是经济发展、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结果,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鄂尔多斯市以“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和休闲旅游文化名城”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因此,主题酒店的设计更应突出其文化性、民族性、差异性,并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与主题创新,使当地主题酒店的设计与开发走上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实现整体酒店行业的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2.
酒店管理专业是为酒店行业培养具备现代酒店管理理念,具有良好文化和职业素养,能熟练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理论和服务技能,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的各层次管理人才.笔者通过对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发现,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现状、就业后的工作满意度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学生自身、学校教育、酒店企业和社会舆论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多重影响与就业工作有待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酒店业的基层服务岗位是直接服务宾客、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的组织机构构成要素。近年来,该岗位上持续递增的人员流失直至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给酒店行业的稳定发展制造了新的难题。本文就目前困扰酒店业的基层服务岗位"用工荒"现象的现状与成因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政府与行业协会服务角色的转变、酒店行业自身用人理念与制度的调整、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等对策为行业的发展制约提供破冰性的建议,进而促进政府、企业、院校协调互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国内关于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也日渐升温。本文以社会营销理论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与酒店企业的联手共建为拟建平台,对未来酒店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勾勒出模式雏形。以求对高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型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依据,是当今社会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培养等几个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旅游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活动,以其独具特色的方式与丰富的教育内容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旅游企业应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素质教育型学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根据呼和浩特学生旅游市场的调查数据,从旅游目的地、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经济承受能力等十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学生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及形成该特点的原因,提出了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产品、价格、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7.
混合班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为满足酒店业市场对蒙汉兼通人才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活动中,要针对该类型班级学生的特点、语言基础差异化、知识体系差异化及学习能力差异化的特征,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力求在不抹煞学生个性特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对呼和浩特市绿色酒店发展调查的结果,对其发展现状及不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推动呼和浩特市酒店业绿色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