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反三”,是“不再教”的主要标志;如何促使“反三”,是“不再教”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从阅读的角度上说,如何通过“举”教材之“一”的例而达到“反”阅读其它文章之“三”的目的,是施教前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化浪潮风起云涌,中央出于加强皇权、控制地方的政治需要,普遍在藩镇内设置监军使,由监军使与节度诸使共治藩镇,从而形成"一元双头"的藩镇体制。在该体制下,监军使在藩镇的存在既是调和各方面关系、协助藩帅的"合作伙伴",也是平衡、制约藩帅的重要力量。监军使存在的意义,其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分享藩帅的决策权、参与藩镇具体事务的管理,从而确保中央对藩镇的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3.
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新课程中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学习热情。那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共识。本文总结了清华大学土木类学科通识教育的大类宽口径培养模式。立足于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调研了国外高水平土木类学科的本科培养模式,阐述了清华大学土木大类宽口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重塑、培养路径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给出了四年制171学分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方案;总结了土木大类本科培养的主要支撑体系建设,包括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大类学生管理体系以及大类培养质量控制与反馈体系的建设。同时,结合外部教育专家评审和近4年的大类培养实践,总结了土木大类宽口径本科培养的经验,并提出了大类培养面临的外部评价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地方独立化倾向是唐代中期以后出现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究其原委实因地方军队的私人化。安史之乱后,国家的军事权力开始由中央向地方藩帅转移,具体表现为:藩帅既是其统率下军队的将佐、健儿生活物资的提供者,也是他们“遭遇不测”时的物质保障者;“地方独立化”的社会基础——健儿阶层及将、佐系统,由于他们对藩帅存在物质上的依赖性,从而导致某种程度上人身依附关系的存在,加之对外关系上很大程度的一致性,由此形成以藩帅为核心的地方性军人集团,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方独立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非煤矿山即指开采金属类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类矿物的矿山。针对这些非煤矿山行业的监管难度较大、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事故频频出现。这种现象既严重的危害了我国非煤矿矿工的生命安全,又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的非煤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高效迅猛发展、和谐稳定快速生产,加强和创新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就成为了非煤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解头”又称“解元”,多见于明清科举制度中,该称号在唐代早已有之,可视为后代解头发展之渊源。“解头”名号,至迟出现在唐代开元天宝之际,为各州府试中进士科、明经科解送的第一名,因当时科举制度地位上升、各区域间解额分配不均、登第率差异大等原因产生。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留存了许多举子取解头的故事,包含当时解头们取解的时间、地点、科目、经历等信息,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唐人对解头有着较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因在省试中有更大的及第可能,解头受到大量举子的追捧;另一方面因权贵、宦官等各方力量的影响,解头又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中原藩镇,作为唐代的区域性藩镇集团,其设置最初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家为应对危殆局势的重要举措,随后则演变成以遏制河朔割据为核心战略的一部分。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各种社会矛盾的运动,以及中央决策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原藩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往往表现迥异,而这可以从它自身的废置、名称与治所的改易、管辖区域的变更以及动乱频度的变化上得到清晰的反映,其发展与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类职业教育怎么办?这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难题、一块短板。一方面,国家对农业类职业教育寄予厚望、托以重任。《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1年)提出,要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增强农业职业教育吸引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2015)》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广大农民还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共同分享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成果。由此导致农业职业教育出路较窄,进口不畅,不温不火,处境堪忧。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关系问题,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在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一方面,作为其精华所在的"民本"思想,是"民主"理念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民主"精神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民主"是"民本"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