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文献档案分析法,分析了部分体育项目赛事中运动员与现场观众缺乏积极互动的原因,以及运动员与现场观众互动的重要性;探讨了"运动员—现场观众"双方的熟悉程度、观众的观赛动机等因素对互动质量的影响。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提高"运动员—现场观众"互动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初中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然后持球练习。由于可使用的练习方法比较少,加之教师对技术动作要求较细,有时一节课都在重复同一动作,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在单元安排中,原地练习后,因为没有有效的教法、学法来过渡,直接安排行进间传接球的练习,让学生同时达到行进间侧身跑动、传球提前量、跑动中的步法要求、传接球动作连贯动作的要求,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了,学生很难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3.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考试方法、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异化"现象严重这一事实,通过对我国大部分省市有关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考试方法、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比分析,发现考试方法、内容差异巨大,各方各持一词,莫衷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