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菁 《教学与管理》2005,(10):25-26
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而探索生命的奥秘一直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寻的梦想.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兴起死亡学研究的国家,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探索有关死亡的主题教育.而我国的生命教育刚刚萌芽,目前还没有正式引入教育界.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残酷的现实不停地警示我们,我国开展生命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董菁 《湖北教育》2003,(9):57-57
活动课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地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想像,勇于求新、求异和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掌握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我们在活动课教学中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3.
董菁 《中国培训》2004,(4):49-49
2004年3月,我作为中国职协的代表到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分中心)考察其建设及运行情况。通过考察,我感到上海市在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方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一、实行新模式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维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还用于开设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人员无偿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等。与原有方式不同,上海市政府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敢于创新,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两倍的比率,将失业保险基金以政府补贴的形式,投入到职业培训工作中,开创了失业保险基金运作的新模式。2002年,全国失业保…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如何以学校制度保障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这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众所周知,制度是管规则、管根本、管长远的.把德育工作纳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视阈之中,以制度来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由经验主导变为科学主导、由软性任务变为刚性任务、由短期行为变为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董菁 《中国广播》2012,(11):70-71
“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纪录片的这种创作手法,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对广播而言,尤其是广播文艺节目,这种创作手法同样有助于彰显人文精神,弘扬人间真善美,讴歌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董菁 《新闻爱好者》2012,(20):63-64
纪录片专家冷冶夫曾用5句话概括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1]而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尤其是广播文艺节目,这种创作手段同样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并有助于彰显人文精神,弘扬人间真善美,讴歌时代主旋律。"广播文艺是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钢琴演奏家还是初学者,从刚接触一首新的乐曲开始,都要经历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表面到深入,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音乐表现和技术手段完美结合的过程。如何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用尽可能完美的技巧,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深刻地有个性的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便成为每个钢琴演奏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演奏者来说,在弹奏一首乐曲前必须理解作品,即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作品,然后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去表现它,直到弹好。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人文素质培养,这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纵观海内外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越来越互相渗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深化.而且应建立多样化的人文素质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被定位为通识课程,同时又是国家规定的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艺术导论自登上高等教育的舞台起就一直备受争议。本文从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逐步剖析艺术导论课程的争议焦点,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董菁 《湖北教育》2003,(13):39-41
合作学习是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一、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