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玉洁 《今传媒》2007,(10):38-39
真实性是对新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新闻还要发挥引导舆论、弘扬社会新风尚的作用,只有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新闻才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2007年7月17日《大河报》刊登的新闻《卢氏县委守在土坯房里办公50年》就是这样一则好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之初,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它既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学生“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没有正规体育场地、学校操场而积狭小的现象却非常普遍,特别像我们一样的新建基层学校或是市中心的学校,这一现象犹为突出。如何充分开发小体育场地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要求部分本科院校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实践性很强的传播学迎来又一个教学改革的春天。传播学案例教学的主体应从教师转换为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传播学教学案例库。与此同时,传播学课程考核方式也要相应地实现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应加强与媒体单位的合作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开设的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的公共必修课。改变该课程学不致用、内容陈旧、方法不当、师资不强、效果不佳的状况,必须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马玉洁 《今传媒》2016,(1):55-56
网络舆情是民意自由表达的结果,能够自我纠错,因此具有珍贵的反映民意的作用.但是网络舆情常常和真实民意有不小的差距,这和网络舆情的引发事件、事件信息发布方式、舆情发展过程以及网民素质息息相关.社会管理者只有了解这种差距,进行有效监测和正确分析,才能让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只有增强"把关人"的作用、严格执行网络实名制、提高网民素质,才能保证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慈善     
在现代社会里,慈善越来越获得了大规模展开的机会,来自社会的资助达到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其间出现了慈善捐助、基金会或其它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公益项目与组织管理的运行等整个一套现代公益的运作程序。这一方面体现出了社会的爱心,另一方面则实质性地解决了帮助人的问题,在全社会的层面发挥着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同志,是一位擅长塑造普通劳动妇女形象的作家,活跃在他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总是那么聪明、勇敢,光彩动人,惹人喜欢,给人留下美的回忆和联想。翻开孙犁同志的短篇小说兼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一群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就会跳入我们的眼帘:《荷花淀》里  相似文献   
8.
经过1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师范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体系。面对来自高新技术的挑战、基础教育改革的挑战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国际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学历和专业化,中国师范教育也应从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变革。  相似文献   
9.
教育应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在开拓视野、增长新的经验的过程中长大成人。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中小学停止春游的现象,为深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对G省T市H镇中心校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做出如下解释:公共舆论使学校和政府面临的安全压力被放大;习俗型信任瓦解,契约型信任缺乏建立的条件,学生安全问题引发的矛盾倾向于以冲突的形式爆发;公共舆论和群众造成的扭曲压力通过教育行政体系下压至学校,学校的安全压力大,满足学生发展的动力低。最终,学校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0.
受众与传播者这两个概念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主体而存在,两者之间是“共生现象”,而不是传者主宰受众。随着“反馈”概念的引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升。因此,对受众的研究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理论,旨在强调受众本位的回归,并在传播实践中尊重和保护受众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