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三年制高职护理1、2班的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分析两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对两组学生的口腔护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课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对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基于录像的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的方法,通过教师对于典型课堂片段的评价来揭示教师的教育观。研究表明,我国教师高度认可当代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参与和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对于传统课和新构课的评价中,不同地区的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语文/社会和数学教师之间的差异相对较明显。教师所认可的教育观同其实践关注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现行评价和时间限制等方面的考量使得教师的革新实践探索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自19世纪初德国古典大学兴起以来,科研日渐被普遍认为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构件之一。中国在清末民初逐步引入了德国古典大学和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但大学的科研系统直到1927年之后才初步成型并逐渐制度化。此后,中国高校科研迅速达到相当水平和规模,并成为中国学术创新系统的主体。在1949年后的大变革中,中国学术系统也因时而变,科研系统的重心逐步向中科院倾斜,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校秩序日渐恢复正常,科研系统得以修复并重新回归高校系统。科研重心的反复流转和演化,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生态和结构的深刻变迁,反映出中国学术创新系统的结构转型,也浓缩着中国历史不断嬗变和中华民族不懈寻求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苦求索。  相似文献   
4.
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新工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研究项目指南达成度对精准推进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借鉴"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基本思想,运用Python、词频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工具与方法,分析了指南的达成度,从宏观层面对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整体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项目指南中新模式、新结构、新质量的达成度较高,而新理念与新体系的达成度相对较低,这带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一系列现实困境。基于此,未来新工科建设应坚持守正创新,坚守实践导向,加强新工科理念与标准研究,深化新工科专业建设、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更加关注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作用入手,探讨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模式,以及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词如同其他任何一种体裁,本身就具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苏轼正是因为充分领会这其中的奥秘,才将词从狭隘的抒情范围中解放了出来,情感表现天地也更加宽广,词的内容和风格多样化的格局最终形成。纵观词的发展,其真正的意义是雅与俗的争辩,本文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苏词是如何实现以"雅"对"俗"的革新,并确立了其后词"雅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7.
护理教学中的叙事教育是以研究为基础,通过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解释、分析和重构学生、教师、临床护士的生活经历,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叙事教育的方法,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综合素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听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大力提倡倾听教育。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学会倾听后,才能找到引导学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材施教,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玉 《科教文汇》2007,(1):135-13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审计人员在审计成果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特征,同时提出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