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实业计划》,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一向受到重视,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思想,被恰当地誉为“提出了一个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规模很大的设计方案。”与此几乎同时出版的康有为撰写的《物质救国论》,却一向遭到轻视,被不恰当地贬为“否定革命思想,对革命运动搞一个釜底抽薪之计”。然而只要我们把《实业  相似文献   
2.
康德身处18世纪启蒙时代,他的人权思想是这一时代的反映;康德又是德国思辩哲学的大家,他的人权思想深深地打上这种哲学特有的印记;康德作为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产儿,他的人权思想又笼罩着这个阶级的阴影;康德被公认为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人权思想给了后人以诸多的启示与影响。康德人权理论是启蒙时代人权理论的德国版。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确立起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人的自主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与启蒙时代的思想任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它的两个基本内核即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理性,是与启蒙时代的一般思想认识高度相关的;它所具有的阶级性,是与启蒙时代思想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着共同性。但是康德的人权思想与其它启蒙思想家的人权思想相比又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论述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家,这一思想渊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康有为高举卢梭“天赋人权”大旗,批判汉儒的“夫为妻纲”,主张解放中国的千千万万女子。康有为遵循卢梭“不平等起源说”的思路,主张取消私有制,女子皆可为公工、公农、公商、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奠定男女平等的经济基础,康有为依据卢梭主权在民论,争取女子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允许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完全平等权利,实现真正男女平等的大同世界。  相似文献   
4.
关于康有为《大同书》受到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问题,迄今还无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些学者虽然对此作过一些推测,或舍本逐末,或南辕北辙,使人如坠云雾山中。如第一个把《大同书》译成西方文字的汤普森(Laurence G·Thompson)在英文版《大同书》引言部分说:“这本书的确被认为是一部具有首创精神的著作”,同时“无论人家说西方文化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除了人们看到书中提及马克思和苏格拉底的名字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理论的奠基者,这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康有为哲学思想的研究只是徘徊在唯心还是唯物的判断阶段,迄今尚未追根溯源、窥其堂奥,寻找其哲学思想的西学源头,理清其哲学思想的中国流向。戊戌后康有为在国外流亡16年,在周游31个国家的过程中,进一步接触西方  相似文献   
6.
仁,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民族历代思想家对人际关系的沉思和伦理道德的调适。从“孔子贵仁”,到孟子“仁政”,再到朱子“仁统四端”,直到近代康有为、谭嗣同论仁,都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追踪时代的脉动,不断更新其内容。从发展形式上观察,中华仁学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新陈代谢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孔孟儒家的仁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意义上的仁,而康有为论仁尤其是谭嗣同著《仁学》一书则是把儒学近代化,用近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萨特在《存在主义哲学》一书中谈及的“自由”、“意志”、“人的本质”等伦理观点,具有一定的迷惑力。因此,对萨特的伦理观,认真地进行分析,揭示它的实质和社会背景,乃是十分必要的。一、关于道德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