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美好的回忆     
人到老年,最乐于回忆往事,尤其那些值得回忆的往事。在回忆中,既有欣慰,也有缅怀,犹如啜饮沁人心脾的佳酿,味道无穷。《历史教学》创刊最初一年多的往事,就是一杯足以品尝的醇醴。 1949年全国解放后,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包括大中学历史教师、科研人员、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莫不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愿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  相似文献   
2.
1936年11月,傅作义绥远抗战,在当时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绥远抗战虽是局部抗战,但傅作义的部队收复了百灵庙,取得了胜利,振奋人心,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与称赞。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积极支援绥远抗战,主张“调集大军增援晋绥前线”,并宣言“全中国主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已集中完毕,只要给我们的抗日去路,我们准备立刻开赴晋绥前线”。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还发表给蒋介石的信,要蒋介石“及时改过”,“停止内战”,将内战大军开赴抗日阵线,增强绥远的国防力量。足见,绥远抗战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过去一般中国现代史著作中,对绥远抗战,大多语焉不详。现笔者略述绥远抗战的  相似文献   
3.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和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队及湘南暴动的农军,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5月4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史称为井冈山会师.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兹谨记这一重大事件前后梗概,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史迪威其人史迪威(1883年——1946年)是一个比较爽直的美国军人。他为了解中国和中国抗战,曾先后几次来中国,并在中国工作十几年。史迪威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11年。第二次是1920年,他任驻北京美军的语言教官,期间曾学习了华语及中国历史、宗教、经济。继被华洋义赈会借用到山西任筑路计划总工程师,在陕西接识了冯玉样。1923年任满回国。第三次是在1926年秋,任驻天津美军的营长。1927年驻北京美国公使馆曾派他去徐州了解南军实力,他对南方部队给予了好评。1929年4月返美。第四次来中国是在1935  相似文献   
5.
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应该成为领导者的思想,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而提出来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列宁的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策略方针,怎样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按照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把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提出来?是仍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首要问题.正如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史學界在本年二月十三日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批判胡適的反動史學觀點與方法論。座談會由本刊編輯委員會、南開大學、河北師範學院及天津師範學院三校的歷史系聯合舉辦。參加座談會的共八十四人,除本刊在津編委和三校歷史系的教師外,還有三校的校院長劉披雲、章一之、胡毅、梁(?)冰和三校的教務長等,天津市的中學歷史教師七人也出席了座談會。在座談會上發言的,有傅尚文、楊志玖、失星、郭雲峯、錢君(?)、雷海宗、章一之、王玉哲、王樹民、李光靈、鄭天挺、李鼎芳等。天津師範學院長梁(?)冰也在最後作了發言。大家指出了胡適反動思想對中國史學界的毒害及在歷史教學和研究工作中清除資産階級唯心論思想、樹立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思想的重要意義,並分別從不同方面對胡適的反動史學觀點與方法論作了比較深入的批判。本刊因篇幅限制,只將這次座談會的部分主要發言摘要發表於下(以發言先後爲序)。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在1940年辖五个专署三十二个县。第一专署辖五台、孟县、定襄、代县、寿阳、崞县、忻县、阳曲、山阴九个县,属第二军分区。第二专署辖灵邱、繁峙、广灵、恽源、应山五个县,属第一军分区。第三专署辖涞源、满城、徐水、定兴、龙华五个县,属第一军分区,第四专署辖唐县、阜平、曲阳、望都、定北五个县,属第三军分区。第五专署辖平山、灵寿、行唐、井陉、建屏、平定六个县,属第四军分区(据《边区财政科长联席会议文件》内所载之1941年的调查表)。另,平西区设第六专署,在行政上也由北岳区管辖。北岳区地处晋东北、冀西、察南的山区、半山区及接近山区的一些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抗战前,日本侵略者为解决他的棉花需求,引诱一些农户种植棉花,使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抗战后,边区政府扭转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