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普适规律,是电磁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的基础。它是电磁感应一章的教学重点,也是该章的教学难点。课本是从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出发,通过四个演示实验,经过分析推理、总结归纳出楞次定律的。这种方法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由于楞次定律内容概括性强、词句含蓄深奥,学生不易理解。而且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生电流方向时,又不如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的条件明朗,方法简便,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上述情况,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应设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这一规律,使他们通过具体、形象的东西去把握定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跟过去历次版本的初中物理课本相比,有很多特色,其中之一是编入了内容极为丰富的物理小实验,据不完全统计,两册物理课本除了有25个写入正文的小实验外,还有46道编入练习中的小实验题。物理小实验教学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任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一定要认真搞好.  相似文献   
3.
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要求本章教材包括基本静电现象、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的组成。教材的编排是由静电到动电,由电流到电路,相互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是学习电学的预备知识。同试用本的相应章节比较,新教材删减了一些与解释摩擦起电无关的原子结构的内容,增加了电流的效应一节,使神秘莫测的静电和电流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观察的具体现象。本章教材中的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组成,对于学生进入电学大门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是本章的重点。通过本章教学要求达到:1.了解两种  相似文献   
4.
在静电实验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是带正电的。如果把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用丝线水平地悬挂起来,再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它,则可看到前者被推斥而绕悬点转动的现象。这就是同种电荷相斥的实验证明。这个实验物理教师都很熟悉。但是,我在教学中也曾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两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用来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去思考某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问”虽然大家都在用,但用法、要求各不相同,效果也就不一样。我认为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并且能引起同学的兴趣。要尽可能避免不用思考立即回答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例如,在初中讲过光的反射定律之后,为了检查学生对定律的掌握情况,可有如下三种不同的发问:1)什么是光的反射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3)给你一个沙盘、三根竹签,请用竹  相似文献   
6.
常熟市举行了一次初中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这次竞赛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注重双基,联系实际。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基本仪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考题既有思考性,又有趣味性.能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启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推动了这个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整个竞赛分三段进行,现将竞赛内容介绍于下:一是学生实验。题目是测定塑料管的密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为测量物质的密度是规定的学生实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建设四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智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内教学,而  相似文献   
8.
自然课如何进行科学启蒙?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质?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回答,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值得一读。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各科教师首先要吃透大纲、掌握教材,更要着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改革,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这便是我们向广大读者而不只是自然教师推荐此文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总复习是帮助学生深化概念、掌握规律巩固物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初中物理新课教学结束的时候,怎样进行总复习?我们的体会与做法是: 一、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总复习涉及到两年的教材,特别是今年的毕业班,用的是部编新教材,为了提高总  相似文献   
10.
“密度”是新编初中物理课本中代替“比重”的一个新概念,是用来表征物质组成的紧密与松散程度的物理量。同比重相比,具有更普遍、更一般的意义,无论在中学物理、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和工程技术中都将用到它。因此,它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密度又是一个比比重抽象难讲的概念,其原因有二:(1)密度是与质量有联系的量,而质量对初中学生来说又比重量要抽象一些,平时生活中常讲到重量,有时甚至把质量误认为是重量;(2)近廿多年来,中学物理课本中只讲比重,不介绍密度,致使不少青年教师对此概念亦感到陌生。在教学中如何采用启发式,突出重点,给学生讲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