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论黔西北彝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文古籍文献不仅蕴藏彝族历史文化,更蓄存有中华远古文明,是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的宝贵文献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通过对黔西北地区彝文古籍资源分析,探讨彝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存在的问题及数字化技术的选择,对于实施彝文古籍文献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指路经》是一部艺术品味较高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历史渊源、宗教文化积淀很深的经典文集,是反映祖先迁徒路线图的祭经。各地彝族《指路经》范围广泛,内容不尽一致,各有特点。选取威宁《指路经》为切入点,在理论方面用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获取调查资料,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即文化人类学和文学两学科交叉对其分析,从而揭示原始宗教信仰对威宁彝族精神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行版本鉴别、学会利用工具书等,并重视历史、文化自觉、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彝语文的使用同彝汉双语教育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彝汉双语教育是"多元一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彝族人民在秉持、认同、传承自己语言文字的同时,兼通或兼用汉语言文字。针对当下彝语文及彝汉双语教育遭遇的困境,分析缘由,提出对策,以期对参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奢香文化具有维护祖国大统一,各民族亲如一家、患难相顾,彝汉文化与时俱进、共同发展三大特征。奢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团结、统一、和谐、发展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6.
禄玉萍 《科教文汇》2008,(27):218-219
从目前彝学研究领域现状来看,彝学界面临的是彝文古籍保护、收集、整理和翻译工作等诸多方面尤其是研究人才匮乏的挑战,只有加快彝文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培养与之胜任的翻译、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传承古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彝文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整理、翻译、研究的未来方向,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向古籍整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它与其他各项工作一样正面临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的伟大历史变革,如何顺应这一变革,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加强彝文古籍整理、研究、保存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