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指导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理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思政课必须担当的政治任务。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融入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为例,“大思政课”引领下的高中政治主题教学依托大主题、大主线和大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更好地传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智慧。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也是推动我国安全状况从持续稳定好转向着明显好转目标迈进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再次在全国唱响坚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董旺森 《考试》2010,(7):93-95
一、干扰项的编制方法 (1)用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或模糊性用语作为干扰项。这既可以使选项与题干保持紧密的逻辑联系,对考生的能力作出有效的推测,又有利于纠正学生在知识或能力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是"体味文化",从全书看,本框是重点;从本框看,"文化"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化"到底是什么"味"?"难点"到底如何"破"?本文通过主题教学和变式策略,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教学准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将本框表述为:"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相似文献   
5.
董旺森  胡显红 《考试》2008,(4):61-62
图示法是把用文字叙述的教材内容用简要的符号、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现,用以说明知识内涵,揭示知识联系,展现思维过程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我用图示法来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增添了教学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  相似文献   
6.
"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出现了重大变化,每个框题之中设置了数量不等的"探究活动",每个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本文对框题"探究活动"教学进行辩证分析,并针对种种误区提出主题探究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董旺森  林卓玲 《考试》2014,(2):23-26
<正>【复习提示】1.考纲展示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命题规律与预测近几年高考,本课内容考查较多,注重适度综合,要求考生在整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具有透过文化现象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常考点有:(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  相似文献   
8.
9.
10.
正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多年探索,且行且悟,笔者找到了课堂转型升级的一种新模式——高中政治主题教学。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地应用于新课教学和复习备考。所谓高中政治主题教学,是指以教学主题及主题目标作为贯通教学的主线,通过多种活动和生成过程,实现教考合一、转识成智,达成高品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