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升学生在线学习中的数字韧性,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变化、适应技术带来的学习挑战或逆境,是混合学习新常态下不可回避的任务。研究在对数字韧性内涵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在线学习中数字韧性的4个一级维度和10个二级维度,据此设计问卷并面向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在线学习的数字韧性接近良好水平,遇到困难时情绪控制力较弱且存在性别差异,自我调节维度存在“初二低洼地”现象,农村学生仅在积极认知方面显著高于城镇学生。据此,研究提出在线学习中数字韧性的提升策略,即借助“预先计划—行为控制—自我反思”三阶段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基于“自己—世界—未来”三联征促进学生积极认知,根据“情境监测—注意分配—意义重构—反应调整”四过程帮助学生控制情绪,通过“家长—教师”双协同引导学生寻求支持。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介入使教育充满变数,在加速学习主体数字化学习进程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学习风险。如何扬长避短,引导学习主体以相对安全的方式体验数字技术带来的重大利好,成为数字韧性构建的重要任务。研究阐述了当前学习主体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与潜在学习危机,分析了适应外部变化过程中学习主体数字韧性的内涵演变,并总结了数字韧性的关键特征:动态生成,但有迹可循;弱结构性,但可以增强;不稳定性,但可以掌控。在此基础上,基于韦斯特莱的传播理论,从直接把关人、间接把关人和最终把关人三个方面提出数字韧性培养策略,以期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支持,引导学习主体自觉形成责任担当,持续构建数字韧性,在变革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