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703篇
科学研究   65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倡导学生主体,加强自主性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正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我们正是抓住这一场教改的契机,在体育教学上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选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锻炼,既学到了运动技能,增强了体质,又促进了他们逐渐形成了高尚的趣味和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m决赛运动员的50m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为了防止后半程速度的下降,应延长400m跑的加速时间;8个50m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前3名选手都有较强的匀速跑能力;最快和最慢50m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在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抗战军兴,国民党的统治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如何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支持抗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而苗族在贵州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发展贵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在西南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的作用在战时更为突出,发展苗族特种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抗战时期贵州苗族特种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特点、成效作一探讨,以期对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两届本科生教育实习状况的调查剖析,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情况,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寻找教育实习管理的经验和启示,旨在深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实习管理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实习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社区体育发展是实施全区健身计划中的重大任务,随着体育文化的社会性渗透,社区体育开展的热火朝天,但缺乏足够的活力。本文旨在提出社区体育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依据儿童发展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出“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并就该模式的涵义特点、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实施办法、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碳酸钙的发展趋势出发,对目前纳米碳酸钙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纳米碳酸钙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我国应加强对纳米碳酸钙的研究,尽快开发和生产国内急需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以逐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8.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学者,在历史文献学方面有突出成就,他在吸收和借鉴前人考证的治学成果和严谨考订的实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史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钱氏《廿二史考异》中对《史记》的考订实例,来具体分析钱大昕在考据学特别是在校勘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卓著贡献,并且指出作为方法论对于史学研究和学术批评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文化形上学,其主流的本体论形态是精神一元论,也有经济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占‘;第二是中国文化观,在不遮蔽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同时,侧重弘扬其优越性;第三是西方文化观,在肯定西方近代文化精神合理性的同时,批判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构成中国近现代新儒学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原点,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则是新儒学产生的个别性和直接性根源;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也离不开它的“宿敌”——文化激进主义的刺激;现代新儒学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员还与中国近现代的其他文化保守主义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