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207篇
科学研究   149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30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16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11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怡  阮可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46-47,51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研究表明:在新世纪的今天,奥林匹克运动更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只具有身体教育价值,她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在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科学文化素质(即智育)、审美素质(即美育)方面具有更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阮为文 《教育导刊》2006,9(3):41-44
在教师素质结构的诸要素中,专业技能是核心要素,因此必须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本文根据农村中学教师专业技能的现状,提出促进农村中学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的描述,分析了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现状,探讨了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与运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共性问题,通过案例研究探讨发展策略,积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运作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迅速发展,电子服务的使用在图书馆迅速增长,为了规范测量电子服务的使用状况,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ISO2789、美国图书馆统计标准(NISO)Z39.7-2004等均增加了电子服务使用统计。笔者在此主要探讨这些统计标准中关于电子资源和服务方面的统计指标,具体包括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之统计、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之统计项目以及各项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使用统计等内容,以期为国内图书馆制定电子服务使用统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关于DOAJ的概况、使用和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的概况,分析了它的使用特点,探讨了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现和维护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根据法律权利的实质概念,对图书馆权利的概念进行合理定位和清晰定义,多方位地阐述图书馆权利的内涵,提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维护,最后指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法制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9.
Public history is turned toward the future no less than the past. Little discussion exists as to how practices of public history might foster new ways to live with the presence of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s are one site where such discussions may take place. Particularly generative in this regard are exhibitions that present artifacts and documentation that reference state-sponsored violence. One such exhibition in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While this exhibition presents evidence of past events, it also assembles traces of the past and bequeaths them as a testament, “a terrible gift” that places difficult demands on those to whom it has been given. In discussing the practices of inheritance initiated by such a gift implications are drawn for how museums might initiate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force of history in social life.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