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体育   2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使用RSscan足底压力测量和分析软件对山东省田径队的6名优秀铅球运动进行了测量,主要从压力曲线、压力中心轨迹和脚底各区的压力时间积分几个方面描述优秀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时脚底压力分布特点.实验结果显示:1)右脚第一峰值(1.52倍体重)大于左脚第一峰值(1.26倍体重),右脚第二峰值(1.04倍体重)很不明显,提示右脚在着地时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动作的顺畅衔接中起着重要作用.2)最后用力阶段,身体旋转和蹬伸主要是以前脚掌为轴,前脚掌肌肉力量强弱,对运动员投掷铅球的技术动作连贯性、稳定性以及成绩有一定作用.建议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地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加强足部小肌群和踝关节稳定性的练习.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山东省单人皮艇优秀运动员途中划桨技术的不足,寻求提高划桨效果的途径,为运动队和教练备战十一运会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研究采用平面定机摄像方法(拍摄频率50 Hz,曝光速度1/250 s),在赛程中段一侧对途中划一个复桨(两桨)周期动作进行拍摄.固定在一侧的摄像机同时记录了运动员左、右侧的划桨技术动作.采用独立t检验对部分指标值进行检验,P<0.05认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运动员左右侧划桨技术不对称,右侧强于左侧;运动员左臂作为拉桨臂时推水过程不明显,不平稳;双侧划桨节奏不理想.建议延长桨叶水平推水的时间,减少回桨时间,改善划菜节奏;延长最大艇速保持时间;增强左侧肌肉力量,改善左侧与右侧肌肉力量的平衡度;并增强左右臂途中划划桨技术的配合程度;加强腰髋等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速摄像与测力台(Kistler)同步测试的方法,对山东省5名64公斤级男子拳击运动员直拳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发现山东省运动员直拳技术基本符合理论要求;拳速比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小;躲闪速度不够快;出前直拳时髋转动幅度较小;出后直拳时蹬地不充分.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众多研究显示,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可以缓解因衰老导致的生理机能的老化,并且对于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平衡控制等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的益处.建议将太极拳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健身方式在老年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太极拳练习和快走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31名老年女性被随机分成太极拳组(TC)和快走组(BW)。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16周的太极拳练习和快走练习,每周5次,每次1h,随后停止练习跟踪8周。受试者每4周测试一次平衡能力,共测试7次。测试指标包括睁眼(SLO)和闭眼(SLC)状态下的单腿站立时间(TIME)、足底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最大位移量(DX)、足底压力中心在前后方向的最大位移量(DY)。结果:太极拳组(TC)TIME-SLO/SLC从第4周显著性增加,而快走组(BW)从第8周显著性增加;太极拳组DX-SLO/SLC、DY-SLO/SLC从第8周显著性减少,而快走组从第12周显著减少。停练阶段,太极组的平衡能力指标未有显著性变化,但快走组指标中除了DY,其他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的趋势。结论:太极拳和快走练习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太极拳提高的更快(太极vs.快走:8周vs.12周);8周的停练阶段,两种练习方式对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维持作用,但太极拳的维持效果更好。因此,相比于快走练习,老年人可以考虑将太极拳作为首选的练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血清锌对小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毛德伟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培杰山东体育学院杨怀英一、前言血清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整个人体尤其是少年儿童的体质有重要影响。我们于1993年3月至1994年2月对623名7-12岁的小学生的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取11名现役山东省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二维高速摄像,采用APAS和Dartfish动作解析软件对竞走动作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山东省多数运动员速度损失率和身体重心及头顶垂直位移波动较大,但离地踝角和踝关节角速度较为合理。少数运动员髋关节伸展不充分,导致步频过快,步幅过小。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的竞争,实际上是围绕运动人才培养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就在教育。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十所同类学院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已成功地举办了多期微机培训班,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该院职业教育的实践1.1职业教育的现状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采集了16名经验丰富的太极拳练习者上步、退步、侧步、蹬腿和中定5种典型的太极步中下肢股直肌、半腱半膜肌、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肌电信号(EMG).分析了肌肉的收缩幅度(Amplitude)、收缩强度(Integrated EMG)和收缩持续时间(Onset duuration).结果表明,不同太极动作肌肉振幅各不相同,肌肉收缩强度和持续时间也明显不同.统计学分析显示,5种典型动作肌肉收缩强度差异为:股直肌(F=229.9,P=0.00),半腱半膜肌(F=190.8,P=0.00),腓肠肌(F=263.5,P=0.00),胫骨前肌(F=235.6,P=0.00).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差异为:股直肌(F=519.3,P=0.00),半腱半膜肌(F=585.5,P=0.00),腓肠肌(F=844.5,P=0.00),胫骨前肌(F=868.1,P=0.00).研究认为,太极拳练习中下肢肌肉的离心、向心和等长收缩方式,结合不同的肌肉收缩负荷和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有助于提高肌肉的协调性、肌肉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将40名老年女性随机分成太极组和快走组,分别进行16周,5次/周,1小时/次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使用韩国Inbody-3.0身体成分分析仪在锻炼前、后进行测试,选取体重、WHR(腰臀比)、BMI(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瘦体重7个指标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在体重、BMI、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中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HR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快走组在体重、BMI、WHR和脂肪质量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锻炼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6周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均可以有效的减少体脂,降低体重;但太极拳锻炼可以更有效的增加肌肉重量和瘦体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