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仁杰是金末元初山东文坛的领袖,他在诗、文、曲诸方面的创作实绩既有对"以诚为本"的唐宋诗风的实践,又有对通俗诗风的尝试,体现着元初东平地区诗风的变化,甚至促成了元初诗坛新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古代人民精神活动的产物 ,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 ,古诗文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中 ,集中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感情、观念、智慧。教育部 2 0 0 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在附录中推荐 2 4 0篇优秀诗文背诵篇目。这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伦理、政治、宗教、艺术美 ,沾灌了中国文学 ,哺育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3.
《续夷坚志》在审美视野、审美风格方面显示了人小说的变化,这是金末元初民族化交融的结晶,使长期处在唐人小说高峰下彷徨、苦闷的宋金小说找到了突破口,开启了言小说创作新风。在小说发展史和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在她身上凝聚着作者的理想、欢乐与哀愁。林黛玉形象的出现,为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增添了崭新人物形象。她光彩动人、摧灿夺目,启人深思。(一)林黛玉是作者呕心沥血,用理想与现实、用历史与未来,用智慧和热情塑造出来活在读者心中的艺术形象。她聪明清秀,“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在贾、薛各府婆子丫环眼里她是天仙般的姑娘,在表兄宝玉眼里她是“神仙似的妹妹”。她不仅美丽,而且聪明,才思敏捷。她的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九十七回),凡看过《红楼梦》的人…  相似文献   
5.
试说元好问的《续夷坚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元好问《续夷坚志》对宋金蒙三方交战实况的描写和金末元初宗教世俗化的反映以及他与文人交往资料的保存,认为《续夷竖志》虽为志怪小说,却生动记叙了金末元初的社会,剖析了人们的深层心理,体现了以小说存史的特点,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杂剧是我国最早定型的戏剧形式,在元代一经破土而出,很快茁壮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使元代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早就孕育了各种戏剧因素的黄河流域,一时作家如林,作品如潮,从元至清,不绝如缕,为杂剧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元蒙贵族统治者定都北京,促使了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杂剧的定型、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7.
人间悲剧 至情颂歌——孟称舜和他的《娇红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尊重个性、表现真情的启蒙思想在萌动。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又出现了很多爱情剧,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孟称舜的《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了(以下简称《娇红记》)。孟称舜(约1600—1655),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字子若,子适(一作子塞),号卧云子,花屿仙史。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明崇祯时诸生,屡举不第。参加过复社,入清后任松阳训导,作传奇五种,今存《娇红记》、《贞文记》、《二胥记》三种。作杂剧六种,今存五种:《桃花人面》、《花前一笑》、《英雄成败》、《死里逃生》、《眼儿媚》,此外,他还编纂了《古今名剧合选》,收录了五十六种元明杂剧。《娇红记》是一部承前启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系主干课程,成人院校本科阶段应采取专题教学,引入新理论、新成果的教学,并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加强作品阅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论述了《水浒传》中孙二娘,顾大嫂三位英雄女性塑造特点,认为三位女性英雄形象塑造,表现了作进步的妇女观,具有着深厚的思想化内涵,寄托作的政治思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进入实验阶段。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一些出版社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不同特点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供高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