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文化差异的介绍和语用的输入,要及时发现语用失误,纠正语用失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语言学和认知学理论将标记性纳入母语迁移的研究中。语言学以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标记差异做比较,说明母语迁移的可能性;认知学则以母语特征的典型范畴为基点,分析二语学习者对母语迁移的选择性。标记性理论的提出对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关系,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条件就是社交主体拥有社会资源。在广州地区,中国公民与跨境迁移群体的族际交往正是以对方拥有资源的数量为依据。这反映出中国人的族际交往是以寻求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英语民族在同汉民族的接触过程中,借入了一些汉语词汇。这些词汇主要来自中华文化、生活习俗和地理概貌三个方面。从英语的汉语借词中,我们可以窥察出英汉两个民族文化接触的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Swain关于语言习得中产出性理论为基础,在教学中实施课堂专题发言。此活动综合性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有利于将口头表达活动引向深入。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感到此活动对语言的掌握、知识增长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均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标记现象。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学派往往从语言结构内部采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从功能主义学派的观点出发,运用语用原则,从人类交际的角度,试图对标记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仅限于中外文化的比较,很少涉及民族、族裔及种族之间的交际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随着英语国家中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呈现以及世界人口的跨境流动,形成了中国人同英语国家的主体民族、亚文化群体乃至世界各民族、各族裔交际的格局。文章指出,应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引入民族社会学知识,并提出在我国英语及非英语专业中增设民族社会学课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