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劳动教育的"离身之态"带来劳动教育符号化,脱离了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学生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劳动情境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劳动教育应是一种具身认知,以生活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在具身化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教育者应按照身心同一、心智统一、知行合一的原则采取行动策略,具身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回归具身劳动教育的行动策略,即重在"以劳育人",实现中小学生内在与外在的通感获得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全球史观作为当前史学界较为赞同的观念,其新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对传统世界史中“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不仅给史学研究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学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借鉴和吸收了全球史观的观点,也使得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具有了契合性,推动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4.
5.
6.
传统与现代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追溯中国古代师德观,回归“以人为中心”的主流取向,涵盖知识、能力、道德、精神等四个方面。新时代教师教育既要坚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知行合一”“务实宽厚”等古代师德观的本真意涵,也要融入时代特征,秉持“求新求精”“为真求是”“扬善求美”“笃学尚行”等现代理念,实现“再生性创造”。明确师德建设的“三个转向”,以优质文化推动教师道德建设,架起从古代到现代的师德之桥。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教育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需要用新的视角进行解读,构建整体教育史观。在深度考究的“史料解读”的基础上,突出世界范围的“联结比较”。以整个世界作为教育史研究范围,通过纵向归纳与横向对比进行范式转换、整合教育经验,其发展过程分为“本相之境”“理性之境”“实践之境”和“圆融之境”四个阶段。根据教育史研究的现实问题与困境,进行交互与创生,实现教育史的圆融与超越,从“合而不同”走向“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