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下的立德树人,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关系其终身发展的生命"真知".学校应以防控疫情中的案例为鲜活的教育素材,激励学生深入思考与自觉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强化"四个自信",激发学生高度的家国情怀、责任感、使命感和追求生命卓越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力资源是新加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条件,努力提升年轻一代整体素质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最大关键。因此,新加坡一直秉持"以教育帮助青年一代实现潜力"的教育理想,努力"使每一个新加坡儿童发挥其最大潜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新加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重要的管理理论。新加坡是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国家管理方面的典型。他们成功处理种族关系的实践,使种族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发展,体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要求。这启示我们,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致力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模式,它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度管理的特点是强制和他律,主要运用强制手段,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而人文关怀则强调情感和自律,主要运用情感手段来约束人的动机,使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通过情感的作用,促使人进行自我约束,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约束行为与约束动机,他律与自律,强制与情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显著区别,但二者又是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学校管理既要加强制度管理,又要实施人文关怀,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新加坡提出“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并采取有力措施,卓有成效地加以落实,为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少教多学”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新加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教育分流制就是其教育改革的成果,并成为新加坡教育的特色。分流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保证了新加坡的人才培养、促进了种族和谐、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借鉴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初中辍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实施生命教育离不开智慧的教学策略,讲究课堂教学策略,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生命教育取得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DES密码机制是由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加密算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它颁布为数据加密国际标准。本文通过对基数为二的DES算法的结构分析,给出了基数为R的异或运算定义,及其相关性质;讨论了基数R域上的S-盒构造算法,提出了基数为R的DES加密解密算法的设计。为DES算法的软件实现,计算机通信的数据加密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庆荣 《培训与研究》2008,25(12):49-51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重要的管理理论。新加坡是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国家管理方面的典型。他们成功处理种族关系的实践,使种族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发展,体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要求。这启示我们,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致力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1965年刚独立时,新加坡人口达到200万,其中华人占总人口的77%,马来人占14%,印度族占7.6%,其余为阿拉伯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富汉人、菲律宾人、缅甸人以及欧亚混血种人。到2003年6月总人口估计为418.5万人,其中华人占76.2%、马来人占13.8%、印度人占8.3%、其他种族占1.7%。诸族群中,华人约有70%以上信奉佛教和道教,马来族99%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族50%以上信奉印度教,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