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宋书》首倡颜延之与陶渊明“情款”之后,萧传、《南史》相沿,遂成定论。至今,论陶家每称:颜为陶一生第一挚友,至诚至深之交,情谊久长云云。从表面上看,这似有道理。东晋安帝义熙十一、二年、陶五十一、二岁,颜三十二、三岁,两人初会,颜称:“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居,宵盘昼憩,非舟非驾’(见颜诔),彼此为邻,形影不离。宋少帝景平二年,陶六十岁,颜四十一岁,颜“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王)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陶渊明思想渊源”研究,着重论述了当代陶学家徐声扬先生治陶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笔者全面回顾与总结二十世纪中国陶渊明研究的经验与贡献,认为:二十年代梁启超以综合研究陶渊明、系统而科学地评论陶渊明的尝试,成为本世纪陶渊明研究的第一次大开拓。  相似文献   
4.
钟优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陶学专家,在陶学理论和陶学研究史等方面多有令人钦佩的建树。本文从“隐逸”与“忠晋”两大热点出发,着重探讨了钟优民的研陶贡献。  相似文献   
5.
时值世纪末,回首20世纪陶学里程,陶坛学人公认:百年陶学,是继宋朝、清代两个高潮后的第三次繁盛期;而改革开放以来,陶学较共和国建立前后的两个时期,成果更加辉煌。赵治中教授就是活跃在辉煌期的一位独具学术个性魅力的陶学家。自80年代中期,他登上陶坛之后,永不停歇,于十几年的时间里,在《江汉论坛》、《北方论丛》、《天府新论》、《江西社会科学》、《陕西师大学报》等国内较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了16篇研陶论文,以其治陶观点之新颖坚实、治陶方法鲜活得力,引起了陶学界和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可观的论陶实绩,与梁启…  相似文献   
6.
魏正申 《九江师专学报》1997,16(1):59-65,68
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两次空前规模的陶渊明问题大讨论。曹道衡针对当时恣意歪曲陶渊明的不正学风,深入而全面地论析了陶渊明其 人其作,提出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新观点,再次捍卫和发展了本世纪的陶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组诗《咏贫士七首》,写于其生活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是考察他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诗篇。但是,千多年来对诗旨的论析,或囿于晋宋易代的政治变革,归旨于孤臣遗老的精神面貌,不满刘宋政权的愤慨;或过分强调当官与守穷的思想矛盾,归旨于安贫守贱、不慕荣利的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已故著名学者王瑶先生的陶渊明研究,特别是由他编注的《陶渊明集》的卓著成就,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陶渊明一声“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的诗吟,宣告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这位15岁的有为少年,开始了人生价值追求的里程,登上了我国中古时代的文坛: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柔弱的小松树,挺立在悬崖绝壁,正是刚刚15岁的少年陶渊明的象征,“乔柯何可倚”,怎样才能长成高枝大材?从“袅袅”小松而成“乔柯”,靠的是“养色含津气”,养神提气,保持旺盛精力;靠的是“粲然有心理”,显明的远大志向。“婉娈柔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