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农民对灌溉水价的内隐心理决策机理是理解农民的水费支付行为,以及解决灌溉水价现存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之一。本文首次以行为经济学中关于主体经济决策的心理账户(MA)与享乐编辑(HE)理论对农民灌溉水价的心理决策机理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说,并以四川省的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与讨论。结果表明:灌溉水价的问题可通过提高水价和增加收入这两个方案的综合配套来解决。由于农民受MA影响,增加收入方案可将现行的暗中补贴改为明补,并设置成为国家专立的直接补贴农民的灌溉水价补贴项目;由于农民受HE规则影响,对两方案间分离实施的时间跨度与先后顺序、相对大小关系、实施频率与方式以及适用区域等都有特定要求,并且两方案在实施时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需以反享乐编辑规则对农民进行反向激励,本文均对其做了讨论与分析,最后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1991年~2005年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某种长期均衡联系,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正相关;自主创新能力是财政科技投入的Granger原因,而相反的结论不成立。  相似文献   
3.
胥巍  曹正勇  傅新红 《软科学》2008,22(5):95-99
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78~2005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财政农业支出,对刺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都较为重要,而东部地区的长期性政策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特派员是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转化的重要枢纽,充分发挥其转化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抽样调查了四川省25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运用Probit模型,分析科技特派员特征、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影响科技特派员工作态度的主要因素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政策环境的保障程度.政府应主抓省级特派员,首选来自财力、物力丰厚部门的人员作为特派员,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同时要明确特派员收益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结合条件价值支付意愿和行为经济学的心理参照点理论考察了农民灌溉水价的心理决策机理。研究发现: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是影响其灌溉水费支付行为的重要微观心理因子。通过对四川省21县区567份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样本区农民(92.06%)的心理参照点水价等于零或小于实际水价是水费政策执行难的直接微观心理原因;近期政府"既免又补"的农业政策影响和降低了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导致了税费改革后水费执行难度加大;同时,受教育时间、性别、去年家庭开支、去年水稻收入、水价制订是否公平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农民心理参照点水价的水平。本文的政策启示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应考虑农民心理决策机理,政策应注重农民权利与义务并重,着力提高农民的心理参照点水价等。文后还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出发,探讨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学—教—管"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文章主要对四川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历程、新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构建、保障新方案实施的有效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