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际交往自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心理素养的具体体现。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策略水平,增强专业认同意识,遵循人际交往自信发展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的病理性心理学取向带来的负面效应值得反思,它导致了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内容窄化和综合功效的弱化。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危机心理辅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评价模式扩展危机心理辅导内容;运用其干预模式实现层级预防;运用其团体辅导营造危机心理的消解氛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学生在网络冲突情境中情绪调节的特点,采用情绪诱发的回忆/想象研究范式,通过访谈法发现,与现实冲突情境相比,被试在网络冲突的情绪状态觉察、情绪原因觉察、情绪反省、情绪效能感等因子得分均呈显著差异,而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策略等因子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探讨发现,与现实冲突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相比,网络冲突情境中的大学生情绪调节差异与网络情境的虚拟交互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
谢章明  解登峰  刘征宇 《科教文汇》2014,(10):93-93,101
通过心理传记学研究探讨曹操的主要人格特点。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和心理传记分析法,结果表明曹操具有“机智勇敢”、“乐观开朗”、“赏罚分明”、“目光远大”、“奸诈狡猾”、“残忍狠毒”六大人格特征。通过对该评定结果与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分析曹操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偏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基础上,提出灵活多样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师范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调查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意识水平;二是开拓信息素养学习渠道,扩大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知识视野;三是增添研究型学习项目,锻炼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技能运用能力;四是增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强化师范专业大学生信息道德感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6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幽默风格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应对幽默感的特点,从而为维护和发展积极健康教师心理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年龄为26~35岁和教龄为6~10年的中小学教师幽默感的积极和消极性均是最高峰;中小学男、女教师积极幽默感无差异,消极幽默感有显著差异;农村教师和本科学历教师消极幽默感较强;不同学段中小学教师的消极幽默感差异显著.并由此提出培养中小学教师积极幽默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职业地位认知问卷》,随机抽取680名本科生进行职业地位认知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研究型职业的社会地位得分最高,现实型职业的社会地位得分最低,在社会权利和社会声望上研究型职业得分最高,在经济资源上艺术型职业得分最高,在经济资源、社会权利和社会声望三个维度上现实型职业得分最低;在职业地位认知方面,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文科在艺术型和研究型职业上的社会地位认知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  相似文献   
9.
由于创造性思维本身发生的复杂性和过程的综合性,人们对于创造性思维本质的探讨仍然处于整合阶段。从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心理机制、认知生理机制和认知环境机制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机制研究有不同层次的见解,既关注于具体的认知表征和顿悟过程,又关注于综合多元的认知环境的交互作用;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生理机制的探讨需要在研究工具和设计进行改进,采用跨学科多领域多方位的交叉综合研究方式;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作用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美学对人的人格完善和智慧养成具有重要融合功用。怀特海的美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洞见和哲学理念,怀特海认为美学存在于生活中;美伴随并融合于品德修养中,促进道德的价值理解;人是自在自为地享受周遭世界的变动和变化,人的审美人格形成过程是有着自身的节奏。挖掘、提炼和解析其美学思想对于当代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能为提高个体审美能力、促进道德价值认同、完善审美人格和优化美育等教育实践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