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子贡简论     
子贡,是孔丘的高足。孔门四科,他和宰我同是“言语”科的代表人物。他又是一个大商人,在孔门弟子中最为富有。孔子的名声由于他的游扬而更加显赫。他在春秋后期的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是一位有成就的外交家。一部《论语》,有35处提到他,其中有11处记载了他与孔子的问答。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作一番历史的审视,并且可以拿他作为一个参照系,进一步推动对于孔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3.
一、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最近列入全国卫电教材,使用的人很多。该书文选部分,常用词未备索引。兹加补编以利翻检。 二、按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排列。 三、声母、韵母都相同的字,按声调次序排列。  相似文献   
4.
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封建领主制逐渐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整个社会分化、动荡激烈。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不能不引起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表现在学术文化的下移,人  相似文献   
5.
开封,作为一座历史名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从语言的角度看,活跃在人民群众中的一些方言俗语,也往往具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底蕴。它们或者直接传承古代汉语,或者借鉴其词类活用的特点,言简而意赅,既有很强的表现力量,又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兹举例阐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曾参简论     
曾参,是孔子登堂入室的弟子之一,孔子曾因他传《孝经》。他的学问和人品都很高,历代书传无异辞,宋代大儒程朱辈也都对他十分推崇。孔门四科,有所谓十哲,《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曾子不在其中,为此,程颐替他辩护道:“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由此可见他在孔门弟子中的位置,也可见他在后人心目中的影响。所以,研究孔子,不能不考察曾参,不能不考察孔子和曾参的关系。本文拟就此作一番历史的审视,希望有助于开展儒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会议消息是目前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写好会议消息,使领导、读者都满意,着实是新闻界多年探索又感到为难的事。省委书记马忠臣关于少些会议报道,会议报道要短的指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20日,省委就召开常委会传达“两会”精神,研究贯彻意见。此次常委会引人注目的,是马忠臣接任省委书记后首次在常委会上讲话。记者按照常委会报道的惯例,写成消息送审。  相似文献   
8.
1996年12月9日,《河南日报》第一版以通栏标题、整版篇幅推出长篇通讯《人民爱戴的市场管理员——强自喜》,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省委、省政府随即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强自喜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学习强自喜的热潮迅速在全省各地兴起。一年以后,本报记者又一次对强自喜事迹进行了深入采访,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强自喜》。至此,强自喜,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人们心里。  相似文献   
9.
本学科是大学历史专业一门主要基础课程,这篇文章分析了第一编先秦部分各章节,着重探讨了《尚书》、《春秋》、《左传》和《国语》等书的有关内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子路简论     
孔门诸弟子中,子路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论语》有41章提及,由此可见他当日的的活跃。他尚勇的精神,坦荡的胸襟,以及勇于诘疑而又虚心服善的品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的看法,认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所谓“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而实际上,孔子对子路也相当器重,感情极为深厚。颜回早夭,孔子有“天丧予”之叹;子路死于卫国之乱,孔子为之覆醢,在在表现出孔子对他们相知之深,期待之厚。大体上,子路和颜回代表了孔子的两个方面,两个极致:进取与潜善,立行与坐议;阳刚与阴柔;治世与修身。本文拟就子路的生平与思想钩勒出一个轮廓,并与颜回作一横向的比较,希望能对孔子思想的研究有所帮助。因为笔者认为,研究子路,是研究孔子的一道桥梁,一队偏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