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苏省煤炭资源流转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江苏省煤炭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运用GIS手段,分析了江苏省煤炭的流量及流向,2006年江苏省主要的煤炭来源省为山西、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和甘肃6省。对江苏省煤炭调入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每年所消费煤炭的80%以上需要从外省调入,且调入量逐年增大。2000年以来,江苏省铁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调入需求,因此公路和水路成为江苏省煤炭调入的重要渠道,交通状况的完善是影响江苏省煤炭调入量的重要因素;从经济等因素与江苏省煤炭净输入量的单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煤炭资源的净输入量与第二产业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四项指标在0.01水平上相关程度显著;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在0.05水平上相关程度显著;与第一产业贡献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等指标的相关程度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江苏省煤炭调入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主成分上。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哪结果表明: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②在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耕地面积减少,并且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而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形状规则;尽管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的转化,但是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和连通性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域面积减小,形状变得规则且斑块集中;③林牧和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其景观生态比较脆弱和易变;④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流域的干扰主要集中在东部旱地区,同时西部山区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军会  高吉喜 《资源科学》2009,31(3):493-500
基于1986年、200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遥感影像、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带1986年~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1986年~2000年,研究区植被NPP下降了21.7TgC,单位面积NPP下降了35 gC/(m2·a);②NPP>400 gC/(m2·a)的区域明显缩减,NPP<400 gC/(m2·a)的区域则迅速扩张;③NPP升高区位于华北段的西部和西北段的南部,其它地段NPP明显降低;④NPP变化同降水、干燥度指数变化成正相关,同温度变化成负相关; 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NPP变化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4.
为协调阿拉善盟梭梭林资源保护和人工接种肉苁蓉产业开发的矛盾,兼顾当地野生肉苁蓉产品的"产出能力"和百姓的"获取难易"两个因素,构建了基于GIS的野生肉苁蓉产品供给服务及价值的空间表达评估技术框架。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阿盟野生肉苁蓉供给服务总量为503.05t/a,仅为理论总产出量的3.66%;供给服务总价值达0.25亿元;赛汉陶来苏木、东风镇、乌力吉苏木和吉兰泰镇能够最为方便的获得最多的野生肉苁蓉产品,建议有条件的开展人工接种肉苁蓉的开发利用;而阿拉腾敖包和达来呼布镇大部分梭梭林受当地百姓采挖肉苁蓉的影响较弱,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不明显,建议有条件的进行梭梭林围栏封育。  相似文献   
5.
纳木错湿地资源评价及保护与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纳木错地理坐标 3 0°3 0′N~ 3 0°5 6′N ,90°1 6′E~ 91°0 3′E ,面积 1 92 0km2 ,湖面海拔 471 8m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湖中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鱼类资源仅纳木错裸鲤 (Gymnocyprisnamensis)和异尾高原鳅 (Triplophysastewartii)两种 ,但每年的可持续鱼产量可达 2 0 0 0t左右。湖滨湿地是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其中黑颈鹤 (Grusnigricollu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赤麻鸭 (Tadornaferruginea)和斑头雁(Anserindicus)为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湿地公约》执行局提出的确定国际重要湿地的 2组 8条标准中 ,纳木错至少符合其中 5个标准 ,从而确立了其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地位。纳木错具有高度的自然性、稀有性、脆弱性和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 ,湖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的主要威胁有过牧、旅游、捕鱼和气候变化等 4个方面。纳木错湿地生境保护重点应放在东岸你亚曲 -卓的曲 -日阿曲河口沼泽湿地、扎西多半岛东侧泻湖区、湖心鸟岛和湖西入湖诸河河口沼泽 ;草地保护主要手段有开展宣教活动、完善草、畜承包责任制和建立高效低耗畜牧业生产模式等 ;此外在流域水平上保护湿地和鼓励社区参与也是纳木错湿地保护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各省化石能源资产流转为出发点,采用基于生物质能替代的能源足迹法计算能源输出生态足迹,并引入能源资产流转压力系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化石能源资产输出地为受补偿主体,化石能源资产输入地对输出地进行生态补偿的核算机制。在完善生态补偿模型前提下,对中国煤炭能源流转的生态补偿进行实证研究,从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价值损失成本和生态修复成本(包括土地复垦和农地修复)3个角度构建核算标准,计算出中国主要煤炭能源省份由于煤炭能源的输出应接收的补偿额度。分析表明:2010年煤炭能源净输出有山西、内蒙古、安徽、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9个省份,由于山西能源流转足迹压力系数最大为5.67,煤炭能源输出足迹严重超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因此山西省应接受输入地补偿费用最高为3 817.94亿元。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绿地群落结构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晰揭示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结构特征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城市绿地降温增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但是定量解析绿地群落结构与降温增湿功能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北京市24个典型绿地群落夏季降温增湿效果的实测,重点解析了绿地郁闭度和绿量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绿地结构优化配置的最优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绿地夏季日均降温幅度0.2~2.0℃,日均增湿幅度0.20%~8.26%;不同群落结构绿地降温效果上,乔灌草型>乔草或乔木型>灌草型>草地型;在绿地增湿效果上,乔木型>乔灌草>乔草型>灌草型>草地型;郁闭度和绿量对绿地降温增湿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但郁闭度影响更大,冠层郁闭度介于0.60~0.85、三维绿量密度≥5m3/ m2的乔灌草或乔草型绿地具有最大降温增湿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