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绵延和赓续的精神动力。这种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弘扬。张海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分别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个体和民族集体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从这两种精神,我们不但看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弘扬,也看到这种精神必将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秋瑾不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更是近代妇女解放的先驱,她提倡男女平等,对压迫女性的封建礼教予以蔑视和抨击,尤其对女性处此压迫而不知自省为痛,并对女性究竟如何摆脱被压迫地位提出了“自立”、“学艺”、“合群”的建议,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在大革命时期,党内围绕着农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本文论述了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在农民运动问题上的见解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与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科教兴国思想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面向世界,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将科教事业置于战略地位。周恩来首先发出向现代科中进军的倡议;提出要发展经济,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主张经济建设要与科学,教育实现三结合。二、面向未来,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立足实际,提出办大教育思想;考虑长远,对人才培养应合理布置。三、从实际出发,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对待知识分子应在思想上重视,政治上肯定,生活上关心。  相似文献   
5.
抵制日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老话题。近代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由于民族工业的落后、国货替代品的缺乏而鲜有成效,抵制日货运动的历史也证明,“以经济促政治”的路径是不成功的;而当前的抵制日货运动中,虽然国货替代品应有尽有,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让人们看到,抵制日货仍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此前,发生于1935年的"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论战与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具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互为动力的,在这次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也促进了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这是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其次,1930年代也是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这次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战中,学者们对文化建设的原则、途径、方法及文化的任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促进人们更加理性和清醒地思考中国文化建设的道路,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最后,在这次论战中学者们提出的关于文化的中国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表述的雏形,论战同时引发了关于文化建设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以及如何使之中国化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恰是对这一问题深入思考后作出的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国民外交运动的兴起,缘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改变和日本国民外交运动的影响成为该运动兴起的客观原因;伴随着民族主义浪潮的高涨,民权思想和国家主权意识的传播,又为国民外交运动的兴起在主观上奠定了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义和团运动的教训则成为近代中国国民外交运动兴起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分税制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兴起,分税制思想在中国产生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分税制思想由清末国地两税订立的先后问题和划分标准的初步讨论等,发展到民初系统化的划分标准和炽热化的田赋归属问题。清末民初是分税制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时期,并非分税制的实施时期。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印少云近代的中国,山河破碎,国势阽危。爱国志士焦心竭虑,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鸦片战争不久,经过东方信徒编纂过的粗陋的基督教信条,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末,赫肯黎的“进化论”又被维新派推崇倍至...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外交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加强大学生的外交教育也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在"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外交教育既可以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同时对于结合事实,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