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007年国家残疾人中长跑集训队10名队员在海拔2366米进行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对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人运动员的RBC、Hgb、HCT和MCV等血象指标末期较初期有所提高。提示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适当海拔高度的高原训练对于提高血液氧运输能力、改善机体生理效应有一定的作用;WBC在上高原的最初1周内有所增加,表明高原训练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免疫功能有所影响:高原训练第一周内训练负荷较大是引起残疾人运动员血象指标在训练初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全面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特别是对免疫机能指标的监控;安排适合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训练负荷,与健全人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区别对待,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与增压辅助方法相结合建立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对大鼠骨骼肌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为自然环境下恢复,B组0.2MPa增压1h恢复,C组0.2MPa增压2h恢复,D组0.3MPa增压2h恢复。4组大鼠在西宁(2260m)经过3天适应性训练和6天正式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24h所有大鼠实施腹腔麻醉取大鼠一侧腓肠肌,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量。结果: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干预后各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较自然恢复组呈上升趋势,其中B组增幅较大。结论:通过1周低氧大强度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的实验发现,各增压恢复组大鼠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上调,表明高原训练后施加增压辅助方法可能对增强机体低氧耐受能力产生影响,有利于机体运动疲劳的快速恢复以及有效发挥高原训练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田径耐力性项目优秀残疾人中长跑运动员在海拔2 366m青海多巴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控,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血液、疲劳恢复以及运动能力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田径耐力性项目残疾人运动员开展科学化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国家残疾人中长跑队男子运动员共10人为研究对象,每周2、周6晨起安静状态抽取肘静脉血5ml.测试指标:血常规、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结果:经过4周高原训练后,RBC和Hb值保持在较高水平,血清CK、BUN值较训练前显著下降,睾酮和T/C值增加,表明机体血液携氧能力、疲劳恢复水平以及肌肉蛋白合成能力得到改善和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结论:海拔2 366m高原训练对于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训练初期机体尚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以及训练负荷安排偏大是造成血象指标和疲劳恢复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注意调整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地处祖国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气候,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平均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冬季漫长、夏季凉爽、降水量小、地域差异大、降水日数多、强度小等特点。是田径、自行车、摔跤、球类及体能类等项目运动员理想的高原训练场所(见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海拔2260m高原低氧环境下对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训练后,辅以不同增压氧恢复手段对大鼠力竭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组(每组8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持续6天的跑台递增负荷训练,其中F组和G组在模拟海拔4500m高度下进行跑台训练,训练后即刻辅以不同模式的增压氧恢复手段,第7天进行力竭运动并记录运动时间.结果:施加不同增压氧辅助手段后C组、D组、E组和G组大鼠的力竭运动能力好于未进行增压氧辅助手段的B组和F组,与F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以0.2MPa/h加压方式对于提高大鼠抗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效果明显.结论:采用不同增压辅助恢复手段可有效提高大鼠的抗疲劳能力,进而提高运动能力,并以0.2MPa/h增压辅助手段效果最为明显,但针对人体有明显抗疲劳、抗缺氧效果的增压强度和时间模式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等方法对7名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赛前33天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探讨赛前高原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其在预定时间内发挥出高原训练效应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血项显示指标呈先降后升趋势,至训练结束恢复到训练前水平;VO2max无明显变化;CK、BUN在正常范围内变化;睾酮值、T/C比值均显著升高。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经赛前高原训练后其血象指标和激素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7名青海省竞走运动员(世居高原)在赛前33天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机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世居高原运动员初、中、末期的血象指标呈先降后升趋势,至训练结束恢复到训练前水平,表明此次赛前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了一定的刺激,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良好;CK、BUN变化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机体恢复能力良好,训练负荷强度安排适宜;睾酮水平较初期值显著提高,皮质醇保持在初期水平,T/C比值大幅提高,提示机体蛋白合成加强,运动能力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赛前高原训练对于提高世居高原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最大摄氧量即有氧能力指标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建议应对其进行更高海拔或下到低海拔地区进行短期训练,以便更好地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体运动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单位时间的能量输出。气体代谢作为反映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不同水平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变化特征,对于探讨长期体育锻炼对机体机能的影响以及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2名国家竞走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进行身体机能监控,综合分析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睾酮(T)、皮质醇(C)、睾酮/皮质醇比值(T/C)和血尿素(BU)变化特点,探讨赛前高原训练中运动员体内物质代谢调节与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阶段T水平上升,后3个阶段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整体呈上升趋势;T/C值逐渐下降,且运动员a较运动员b下降明显;BU水平呈先下降后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受运动负荷控制、运动员个体差异和高原饮食的影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对机体物质代谢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