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考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模式的视角并作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视角包括对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例如: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学科构建、生理构建、心理构建,实现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充分开发体育教师的潜能,开设小型化、专题化的体育课程,制定新的评价方法,整合体育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正> 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时数分配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体育学科的自身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以下几种类型的体育课: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其中,选项课是在完成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以某一类(组)身体练习项目为主组织教学。选项课的实践部分,用于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教学时,应不少于教学时数的30%。目前,在普通高校,选项课的教学已非常普及。然而,往往突出了所选择的运动项目本身的练习,忽略了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实践、调查、预测等研究方法,以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为研究内容。对博士学位的教师出现的时间、到2020年体育课每年平均增开运动项目数、获得世界冠军的体育教师出现的时间、藏书每年平均增加册数、每年平均经费增加投入数、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时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运动场地每年平均增加多少平方米等,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校学生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评价体系、教材进行了改革,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还进行了实验研究,创立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考核与监督评价体系,开设了作为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网络课堂,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6.
少年阶段运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为了检查我国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水平,从1990年7月起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了多次的篮球比赛,比赛以"大纲" 为标准,对参赛的所有队员进行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运用情况进行测试与评价.本文拟就1990 年执行"大纲"以来,所测试的较有共性的几个问题,对我国少年篮球业余训练中的某些环节作分析,其目的是为今后的训练、竞赛和选材工作提供一点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国防生是为部队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祖国和军队的未来。国防生体育课程体系包括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时限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等。对以上各部分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使大学国防生体育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更明确了、体育课程体系更优化了,使大学体育教育服务于国防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在高年级是否能开设专项提高班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其中,对一年级和三年级部分男生的三项身体素质和二项技术进行了测试,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证明三年级学生在用于对比的项目中均优于一年级,而且有两项存在着显著性。本文还通过对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了关于高年级学生在接受能力、身体素质、技术掌握、总成绩等方面的问卷,从中了解到教师们在这方面的主观感觉同学生们的测试结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球迷越轨行为的成因。研究发现球场腐败、比赛的重要程度和结果、对竞技体育认知的缺陷、从众心理与情感互动、糟糕的赛场环境和非人性化的管理、过量饮酒以及媒体的过度渲染和不当用词等是导致球迷越轨行为的主要动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止球迷越轨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以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和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以达到“健康第一,体育育人”的思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知识,实现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的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与人融洽相处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融入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乃至终身体育。成为有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