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是人体的正常组织成分,对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但体内脂肪过多积累会造成肥胖。肥胖者不仅体态臃肿,学习、生活及运动不便,而且容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症除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外,还会损害他们的心肺功能,同时造成儿童心理和社交障碍。重度肥胖甚至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现代研究表明,肌肉活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脂肪,促使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同时,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还会使肥胖儿童的血脂降低。因此,运动疗法是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较为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人体肌肉力量自然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人体肌肉力量自然发展的年龄规律和性别特点,分别讨论了影响人体肌肉力量自然发展的肌肉横断面积、神经支配等生理学因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运用测量与评价方法对少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机能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少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各项指标均属良好,运动员个体之间差异较小,身体形态与机能素质各指标呈高度相关,说明身体素质与机能素质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具体指标包括四肢体态、身体成分、血色素、肺活量、最大无氧功率、最大摄氧量等。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动态等速肌力自然发育的年龄规律与性别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鹰 《体育学刊》2005,12(5):39-42
探索肌肉力量自然发育过程中的年龄相关性和性别特点。运用Kinetee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40名13~18岁普通中学生进行动态等速肌力测试评定。结果表明13~18岁男生,上、下肢屈伸肌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持续增长;从14岁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各年龄段男生的肌力均大于女生,14岁为男生动态等速肌力快速生长的敏感期。同期女生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也持续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明显小于男生,16岁后增长缓慢,16岁开始男女生之间的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5.
短时肌肉功率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在短时间全力运动时单位时间内的作功能力,是评价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短时肌肉功率的概念、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适于环球旅行的气球燕生,黎鹰3名气球驾驶员计划乘坐一个人类曾设计过的最不寻常的飞行器在1万米高空环绕地球飞行。内华达州离诺的冬天早晨常常晴朗和平静。这是气球驾驶员所梦想的气候,也是“地球风希尔顿”号气球的3人小组将从11月1日起到这里来等待的原因。他...  相似文献   
7.
黎鹰 《科技与出版》2007,(12):55-57
发行区域经理对出版社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出版社短期内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增减,而且关系到出版社的营销战略、企业形象、综合竞争力等。在市场的初期开拓阶段,出版社组织机构简单,人员设置较少,发行对象以批发商为主,发行区域经理基本上可以定位为出版社的“大业务员”,主要承担着发货制单和对账回款的常规工作。在市场的深度挖掘阶段,出版社对终端市场的争夺十分激烈,具有一定规模的出版社在市场一线和社内分别建立了产品推广队伍和相应的营销机构。渠道的扁平化也使得发行区域经理更接近市场终端了。在这样的趋势下,发行区域经理不仅承担着…  相似文献   
8.
黎鹰 《文教资料》2006,(29):71-72
《管理运筹学》课程在高等院校管理专业开设,对培养提高管理人才的素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清学习思路、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邹敏  谢明  黎鹰 《职教通讯》2011,(8):41-43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巨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学科地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物流人才供需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而初级物流人才却相对过剩。因此,主要从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品中的“我”就是记者,几乎所有的编辑、记者、通讯员都确以为然,甚至以此为新闻与文学的标志性区别之一。笔者以为,除广播电视主持人现场直播外,“我”并不是记者本人。这一问题并非不起眼的花俏枝节,而是与新闻真实性、可读性和写作方法密切牵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