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伯炎 《新闻界》2001,(4):41-42
报林里,一贯分激进型与保守型两类,在革命战争年代很突出,似乎在和平建设年代,这激进与保守便模糊了,特别是报纸在机关化时期,都像一个面孔,相同内容,而今天改革开放时期,向市场扩张,仿佛更不分激进与保守了。依笔者观察,这分类的脉络与倾向,还是存在的。有的报纸,样儿很新潮,版式也很时髦,但却往往弄不清什么是弘扬传统文化,什么是宣扬迷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精美、精致与精华,例如梁启超先生说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被尊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既讲文化与学术,又讲做人的人格与高…  相似文献   
2.
冷门话题     
朋友 用酒肉养出的,或利益纽带绾出的,当然质污形异,膨胀后,可结成朋党,恶化了,就成黑帮了。民间语言谓讲恋爱为耍朋友,朋友,又具有娱乐性了。而政治家有名言: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与永久的敌人,只是大实话,称不上什么名言至理,倒是在化革命期间,我们见识了一种敌友不停地加速转换机制,不只缭乱人的眼睛,还败坏了人的心性,应该说:这才是更宏观的耍朋友与游戏朋友,还可包括同志了。谁的玩弄朋友高明,谁就是风云人物,到头来,朋友或死或伤或出走,在不断深化的敌情观念下,演出了一出又一出化友为敌的悲剧,后果是:人与人信任与信誉都毁了。  相似文献   
3.
副刊的落魄     
文学失宠,还失媒体之宠,内容已淡出,版面在萎缩,创作让位于纪实,最具艺术品格的诗歌,几乎在副刊中消失。而社会征婚广告,已不见表白爱好文学,炫耀的是文凭了。想来也许过去文学宠幸过分,才有今日失宠之感触,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时期,文学被组成阵地与战线搏斗,此背景一失,便有文学受冷落的表象,窃以为未必不是文学回到自己的坐标,照自己本职本旨去发展?从读者冷淡文学看,还有文学自身的原因,社会转型激起的生活波澜与浪潮,作家不屑去反映,而是热衷于去想像与编造历史故事,即便笔涉现实,与读者和民众感受的距离很大,人们…  相似文献   
4.
文化被误解值得正名曾伯炎平时读报,很爱读文化版,读后又常令人失望。某些文化版无文化,甚至以文化为主的报刊,也缺乏文化。文化与娱乐有联系,但并不能划等号,更不能以娱乐偷换文化的概念。无论从广义或狭义上理解,文化都与报纸上所展现的文化内容,不相称或不对口...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拜读了孙晓芬女士的新作<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为之大喜.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前出版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的姊妹篇.两书内容相通互补,堪称四川客家移民史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6.
李妹挣150万走红李妹者,乃近半年来红透神州的体育记者李响也。她以能写别人写不出的“米卢新闻”走红,一笔3个月挣150万元的高薪合同,更使她红得发紫。50万元的月薪,是今日厅级、部级官员也望尘莫及的了,足见几十年来实行的统一工薪制,也就是以官本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正被打破,且不顾平衡地向另一面倾斜,在官场工薪之外,正新生一种市场工薪。这种工薪的魔力,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潜力,对某种突出的独特能力予以鼓励和嘉奖。因此,李响现象的积极意义与深远影响,不可低估。如果报道新闻,没有深入的挖掘,只…  相似文献   
7.
曾伯炎 《新闻界》2001,(3):42-43
标题的雅俗分野 有人告诉我,缺少新闻时,做好一个标题,给人新鲜感,也算是新闻了。这也是在可为的范围内为之矣!我是很同情这种用心的。可是,做标题也有优劣,有的优雅,有的鄙俗,有的煽情,有的深蕴。例如在解放前的报林里,我就读到两类标题,都是编辑很费心机与心血制作的,既表现了不同的报格,也反映了编辑天壤之别的人格。其一:成都某报的社会新闻栏内醒目标题是:"昨日东大街,一刀伤二命",这标题吸引人不能不看内文,再看,所伤者,非人命,乃狗命也,为大街上一酒醉屠夫见两狗交尾,拔刀砍去而已。看罢,不禁有受骗之感,…  相似文献   
8.
报界怪异录     
报界怪异录曾伯炎社会要改革,处于社会服务前列的新闻界,更具社会敏感神经,能不改革吗?无论各种形式报纸的蜂起或扩刊扩版的竞赛,都是新闻界寻求变革的表现。相应而出现的生气与活力也好,竞相拓开市场也罢,都应看作成绩。但是,正面成绩下掩盖的负面问题,却也是致...  相似文献   
9.
记者人格的光彩──艾风新闻作品《两代风流》评介曾伯炎艾风结集出版了他多年来的新闻作品和新闻理论作品。它是从百万字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约30多万字,命名《两代风流》。它既展现了上一代在政治风浪中沉浮的历史,又记录了新一代筚路蓝缕创业于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10.
作家眼里的记者们─—从刘震云小说《新闻》谈起曾伯炎新闻,这面镜子,总是敏感地映照着社会的全景,却很少有人来映照它。新闻工作者刘震云用文学手段,偏偏把新闻界作映照对象,发表在《长城》上的中篇小说《新闻》,就像在“家”中的巴金熟悉家中的故事与人物,将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