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银川市老科协常务理事王学义,曾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牧渔业局副局长等职,敬业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3年,他提前离开行政岗位,直奔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至今已经10多年。他执着的信念是:"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哺育我成长成才,我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农民"。  相似文献   
2.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GB23260004)”、浙江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秧苗机插技术研发应用及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研究(2010C12026)”等资助下,针对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及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提出水稻毯苗与钵苗结合的机插创新思路,研发不同类型水稻钵形毯状秧盘,利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上毯下钵的水稻机插秧苗,结合毯苗和钵苗的优势,实现钵苗机插,解决水稻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和钵苗摆栽各自存在的问题。该项目发明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创新了水稻机插新技术,建立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14-314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傅向东研究员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的科研团队,从中国超级稻品种中成功分离出了控制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DEP1。DEP1基因会因突变而形成dep1基因。dep1基因能促进细胞分裂,使得稻穗变密、枝梗数增加、每穗籽粒数增多,从而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稻研究所历来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执行。多年来,我所科研人员基金项目申报积极、执行认真、成绩显著。已高水平地完成了一批研究项目,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我所基础研究处于全国农口系统领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现来函反映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一些科研单位,以有国家拨款为荣,危机感不强,科研未围绕市场转,导致科研项目远离中国实际,没多大实用价值,忘记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事实,“假、大、空”盛行,涉嫌浪费纳税人的血汗,更有甚者,他们私分课题经费,出租国家拨款盖的办公楼房,我这个来自革命老区的大学生,若将这些现象告诉淳朴的山民,他们会认为这是养了一帮闲人与寄生虫。一些科研单位的留学生掌权,他们深受外国文化的影响,片面追求高薪,讲待遇,对国内颐指气使,这也看不起,那也看不起,凡事跟发达  相似文献   
6.
正红莲型细胞质是我国杂交水稻的重要种质资源,武汉大学利用多种育种手段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并配组出超级稻新组合珞优8号,珞红3A和珞优8号于2009年获得新品种保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珞优8号于2006年转让给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本项目是集成育种技术的创新,培育出新不育系,创制了新恢复系,选育出有重大突破的杂交稻新品种珞优8号,完善了红莲型杂交稻技术体系,发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启动13年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发现并成功克隆出一个对中国超级稻增产起着关键作用的水稻高产基因,由此可望进一步研究出更为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0-560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数年的联合攻关,最终克隆了控制水稻株型的关键基因即理想株型基因IPAI/OsSPL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