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824篇
科学研究   187篇
各国文化   191篇
体育   321篇
综合类   226篇
文化理论   49篇
信息传播   46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加拿大孕期体力活动指南(2019)研制背景、方法和内容等进行分析,探究其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1)孕期体力活动指南是目前该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完善,重视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与健康相关证据的收集,依据专家组共识、文献分析、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并通过公共意见咨询,确保指标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适用性;(2)采用质量控制方法研制孕期体力活动指南,为受众群体提供合理化的体力活动强度、活动方式及活动安全防控等内容。建议:在“健康中国2030”目标引领下,应尽快研制我国孕期体力活动指南,为孕期体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体医融合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的形成,但体医融合项目治理初期仍然受到理念融合、体医融资、部门协同等因素的影响。该文以病毒、人体免疫与体育运动的体医融合关系视角,依据共生理论对体医融合项目的风险治理逻辑进行了阐述。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的相关个案进行了整理,并基于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对体医融合个案进行识别分析,构建了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3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最后提出了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的路径选择(1)将体医融合理念提升至构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战略的高度;(2)落地变现体医融合项目购买方案;(3)打造政府精准购买体医融合项目区块链。  相似文献   
3.
4.
试论寺院藏经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春樵 《浙江档案》2003,(12):30-31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寺院是社会建筑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目前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弘扬佛教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佛教寺院,尤其是名山古刹,虽然是积极于佛教文化的推广,但全面向社会服务的工作还是做得远远不够的。有些寺院的重要殿堂:如藏经楼,念佛堂、斋堂等,目前只供寺内僧侣使用,不对外开放,还是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同步发展。当然,形成这种局面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关键还是取决于有关领导的管理理念。原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5.
文章勾画了佛教目录和道教目录的发展轨迹,从中比较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统合儒释” ,从理论上讲 ,有其历史的、文化的推演逻辑 ,其佛学思想对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是士大夫吸收、消化佛教的一个典型。本文分析了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的价值、意义 ,并结合今人对之的具体评价 ,提出了与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人不同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帝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极大.一方面,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帝王通过财物布施、政治支持及人员参与等多种方式来扶持佛教,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另一面,有些帝王在看到佛教的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弊病之后,或以温和的辩难方式,或用激烈的废佛运动来遏制、阻碍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英 《钓鱼》2005,(6):42-42
佛教之国印度,地处北回归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早春二月已是绿叶满枝、繁花似锦了。人们穿着缤纷的春装,迈着轻盈的脚步,行走在大街小巷,处处呈现出一派南国风情。闲来无事,人们就喜欢在恒河上野钓。  相似文献   
9.
佛家逻辑——因明创建于印度,后来通过佛教传入汉地,又东渐朝鲜、日本。因明传入我国后,形成和发展为汉传因明与藏传因明。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但因明在汉地曾经衰微,到近现代才复苏和再度发展。现在社会论辩之风日益兴盛,辩讼之风也极为强劲。社会的需要促进了论辩学的复兴与创新。我国的一些学正在从因明中吸取营养,借以构建适应于现代的论辩学。我们要继承因明这份珍贵的遗产,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0.
佛教与基督教是世界上两个影响巨大的宗教。佛教的明显特点是它在产生时就有无神论的倾向。基督教是典型的主张有神论的宗教,上帝或天主的观念是基督教基本的或最有代表性的关于神的观念。佛教与基督教虽产生于不同区域,但它们在"神"的观点上确实有不少可比之处。这既表现在异的方面,也表现在同的方面,在一些场合中还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