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的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有一次给我写信,表扬我有诗兴,随时随地都能写诗。他是看到我的一首长诗后发现这个秘密的。我说是的,我不仅能随时随地写诗,还能随事、随性作诗。一个敏感又好奇的写作者自然会随时随地发现一些他人未关注的事物,这些事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值得写或不值得写的,差别只是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或者说你有没有与他人不同的意识。若有不同,那便是价值所在,就更值得去写了。  相似文献   
2.
近读名作家陆夫的一篇谈创作的讲稿,其中说及上世纪50年代,张天翼向他介绍的一条写作经验:写稿子的时候“老子天下第一”,稿子写好后“小子罪该万死”。陆夫解释道:“这就是说,写的时候要充满信心,写好稿后要谦虚谨慎处理。”张天翼和陆夫都是老一辈名作家。他们说的“写稿子”是指创作艺作品。但是“隔行不隔理”,新闻写作(包括我们通讯员)认真学习他们的写作经验,“消化吸收”,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初学写作者,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不知写什么,或者说不知如何获得新闻线索。这里,仅就新闻线索的获取途径谈几点参考性意见。根据媒体的宣传计划组织稿件采写。有的媒体经常向记者和通讯员通报最近一个阶段的宣传计划,这就为你“写什么”提供了采写的范围和重点;现在,经常公布自己宣传计划的媒体不多了,那就需要通过自己阅读或收听、收看媒体的报道或节目,了解该媒体的宣传动向和需求,从而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一个不了解媒体宣传动向的通讯员是不会为媒体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的。根据本单位的工作中心寻找报道线索。新闻报道是现实的反映,当…  相似文献   
4.
非“倒金字塔”模式是目前特稿写作的普遍方式。其中《华尔街日报》的模式,首先描绘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即独特面——过渡到主题——报道主题——回到起点的结构,最为时下媒体写作者推崇和仿效,而且渐成一种趋势。在这种新闻文本里,首先描绘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即独特面”  相似文献   
5.
在第十二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奖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认真阅读了十二篇特等奖入围作文。读了这些优秀作文,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每篇都充满了感性之美。由此,我不禁想到了作文写作与感性美学的关系。美学,作为一门精致的学问,却是起源于粗糙的感性世界。中国的美  相似文献   
6.
孟丽 《快乐阅读》2011,(1):70-71
我是一位中专一线教师。照理说,中专生的作文应该有一定的可读性,可事实并不然。中专生作文的干涩、枯燥、乏味现象,应如何去改变呢?1.要有一颗温柔、善感的心。写作时无话可说、作文中出现干瘪瘪的对话,这实际上是写作者心灵干涸的原因造成的。心灵没有触动,无感自然不能抒发。多年来的求学生涯使得他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相似文献   
7.
【技法点拨】以小见大是指作文立意时从一件很小的事情中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而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8.
精神家园     
李红星 《中文自修》2005,(11):52-54
文学,本质上是人学,写作.它挥洒的是色彩.浓缩的却是生命的抑扬顿挫。作文的苍白,说到底是写作者思想的苍白。写作者拥有了精神的底气,方能下笔如有神.谱写出生活的灿烂。这精神,是愚公移山的坚毅,是夸父追日的执着.是大禹治水的不懈.是岳飞刺青的忠诚……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吧,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高贵的精神的种子.让它不断发芽,生长,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支神奇的大笔.发掘出生命的精彩,无论它雄奇奔放澎湃激越也好,壮烈悲凉凄切落寞也罢.高贵与卑贱,伟大与平凡,我们都能从中奏出黄钟大吕,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考试大纲说明对写作的要求,不管是何种命题形式(命题/材料/材料+标题(话题),都离不开审题。作文审题,从某种角度说,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看”,即通常意义上的“审”,包括了对题目材料信息的阅读、辨析、提取和归纳,这个过程是“隐性”的,是写作者对题意的自我思考、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借鉴和模仿是写作者提高写作能力的成功之道,这一点应成为众人共识。茅盾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也说过类似的话“学左氏者,当先意法,而后气象”。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代文豪鲁迅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实在选材、命名、主人公、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