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30417篇
科学研究   919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46篇
综合类   27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4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1981篇
  2013年   1359篇
  2012年   1704篇
  2011年   2124篇
  2010年   2086篇
  2009年   2176篇
  2008年   2407篇
  2007年   1948篇
  2006年   1756篇
  2005年   2004篇
  2004年   2616篇
  2003年   3199篇
  2002年   1542篇
  2001年   940篇
  2000年   151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飞 《桥牌》2020,(2):61-61
?是将牌,现在轮到南家出牌,他需要拿到五墩牌。定约:6西家首攻:K明手用3将吃,定约人出2跟吃。从明手出4并用9飞得一墩。定约人兑现A和K,接着打去A和J。西家收下后只有可出,明手用6将吃,定约人用5再次跟吃,此时此刻他和东家都余下三张将牌在手。  相似文献   
2.
3.
4.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函数,在高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简单但得分率低。原因在于三角函数涉及的图像复杂,性质多样,公式灵活及综合的运用。由于三角函数的性质多样,图像变换复杂,再加上运用公式进行恒等变形所带来的定义域的改变,常常会引起解题的失误。因此本文针对学生常见的易错题进行错因的分析,正解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深度思维②     
尹航 《围棋天地》2020,(8):84-84
本题创作于2015年5月,是以字母A的形状为参照创作的题目。在创作字母文字题的时候,其实不少棋手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道合格的死活题,应该是没有让人感到生搬硬凑的突兀之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够将棋子精简到最少,才是死活题创作者应该有的态度。如果说为了凑成某个字母或文字而增添了太多没用的棋子,总让人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3):17-18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之武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成 《武当》2003,(8):40-41
我是一位巴西华侨,出于一片赤子之心,不忍看到中国之瑰宝——中国武学日趋湮没失传而感到痛心,才不惜一切寄给《武当》这篇稿件,作为进见之礼。同时愿意借助此稿提醒诸多的武学同好,要分清、明了什么属于武术,什么属于武学。这是两个本质截然不同的体系。为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9.
乔明春 《学语文》2002,(3):23-23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识记是A级,也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层级,只是要求识别记忆。“识记字型”这一点属于这个能力层级,一般设计在高考卷的第一小题,应该说是高考卷中最容易解答,最容易得分的题,然而许多考生却常在此失分。究其原因是不了解高考卷中错别字的类型,没有很好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再论质量是物质之量的量度动量是惯性的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提出质量是物质之量的量度(这个概念由牛顿首先提出)和动量是惯性的量度的观点后[1],引起了物理学界许多同仁的反对[2],这是不奇怪的。为此,我们不得不再论质量是物质之量的量度,动量是惯性的量度。 1f→=ma→不能作为引入‘惯性’概念的依据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先从牛顿第二定律开始,在这里我们应当指出,在引入作为物理最基础性的概念——惯性时,所依据的必须是牛顿定律的严格形式,而f→=ma→=mdv/dt这个式子是很不严格的,第二定律的严格形式应当表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