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既是美国外交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孤立主义极为盛行时期,亦是其走向衰落时期。持续近一百四十多年的孤立主义思想在短短三十年内与国际主义的斗争中走向终结,其历程注定是曲折的。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扩大,国际局势骤变,实力与日俱增的美国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互作用下,罗斯福总统审时度势,出于国家各种利益的需要而与孤立势力展开决斗。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彻底冲破孤立主义阵线,最终促使了美国外交思想在二战期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1,(31):67-67
民族主义能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奋进心、凝聚力,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层面上它可以认作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然而,民族主义同时也会导致对于世界的孤立主义情绪和对抗意识,从而自绝于世界大家庭之外。  相似文献   
3.
50年代中期美国对越南的军事与外交渗透,反映了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以新殖民主义方式争夺广大第三世界的行为风格。1953-1956年,美国以联合行动,利用法国在印支殖民统治即将崩溃的机会,确立并加强了对越南的渗透政策。在渗透过程中,美国刻意利用奠边府战役、日内瓦会议及越南大选,把美国的战略利益融入对这些事件的处理之中,取法国而代之,使南越成为美国在远东反共的重要基地,为未来发动越南战争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1930年代的美德关系是美欧关系的核心。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德外交以193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持中立立场拒绝干预德国内外事务;第二阶段,逐步背离中立原则,走到德国的对立面。从总体上看,美国对德政策具有冷漠无为的特征,它是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新政”改革、美英矛盾、美国现实军力的落后和罗斯福总统的独特个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反映二战的小说《战争风云》在我国出版的时候,人们责难它“描写了一个隔岸观火,害怕战火烧身的美国”,这一观点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文围绕着小说及其背景的分析,表明美国当局一直在磨刀霍霍,巧妙地与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送行斗争,并借“租借法案”而使美国成立了抗战同盟国的兵工厂。一个拯救世界的灵魂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国内经济状况、美国人的反战要求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二战前期美国保持中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清教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两条主线之一,它同理想主义一道主宰了美国立国后的外交政策。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产生是由多种社会、自然条件造成的,但是清教的影响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清教排他的地方主义是孤立主义滋生的温床;清教的使命观是孤立主义的理论核心;清教的实用、功利思想指示着孤立主义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在美国早期孤立主义外交史中,“理想”与“实用”虽然从字面上看难以相容,但它们在美国早期外交实践中却达到了有效的统一和最佳的结合,其中一个真正的纽带便是美国文化中的清教根源。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外交开始脱离孤立主义的传统束缚;20年代.美国致力于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一种有利于美国自身安全的集体安全体系;30年代的美国外交也体现了抑制扩张、维护世界稳定的战略意图.由此可见.用"孤立"或"回到孤立"来概括二三十年代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并不全面.实际上.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外交体现了由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主义过渡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岳澎 《河东学刊》1999,17(6):15-16
美国早期的孤立主义政策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共分三个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早期孤立主义政策形成背景及其评价,充分说明了美国早期的孤立主义政策是在建国初期国内实力弱小,为了避免卷入欧洲事务而实行的对外政策,它与扩经主义相得益彰,是美利坚民族“务实”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0.
绥靖政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英国为首的大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外交政策.绥靖政策之所以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行的"和平主义思潮"则是绥靖政策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