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兰兰 《图书馆学刊》2021,(1):20-22,27
《尚书》被称为我国史学源头之作,其首篇之作《尧典》对帝尧的治世功绩德行、推算岁时制定历法、任人选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其所内含之德育思想对后世诸多行业的员工队伍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在图书馆员队伍的道德人文精神的建设方面,《尧典》的思想光芒和指导价值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2.
3.
我国编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算是最早的编研工作。当年孔子四处奔游,搜寻尧以来的古籍,终于在周王室中发现有关虞、夏、商、周四代档案史料,总共3000余篇,大体可分为典、谟、训、诰、誓、令6种体例。其中有《尧典》,是歌颂尧、舜禅让的事迹;《禹贡》记载了夏禹凿山治水的故事;《无逸》是周王教诫成王要勤劳政事的训词;《秦誓》是秦穆公一篇追悔的文章。孔子按照时间顺序编辑出一部有百篇的《尚书》。孔子还将周游列国的见闻,“笔则笔”,“削则削”,集档案史料编纂出《春秋》。孔子把《尚书》、《春秋》两部和《诗》、《礼》、《易》、《乐》称为《六艺》,被儒家奉为金科玉律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和不懈的追求.这一点在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尧典>就已充分体现,从现代行政学的角度全面阐释<尚书·尧典>蕴涵的行政和谐思想,以求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今天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作者关于《尚书》“陟方乃死”及《史记》舜崩苍梧葬九疑记载的考辨。文中夹注“见下”、“参看”诸语及缺字为原稿所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原始歌谣的产生与流传,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论事类”诗话,最早的“论辞类”诗话保存在先秦时期的历史要籍中。《尚书尧典》中舜和夔的对话,开“论辞类”诗话作之先河。《论语》中孔子论诗的记述是诗话中最早的系统的“论辞”之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俗仪式,包涵着极为丰富的诗学内涵。《尚书·禹贡》"九州"部分,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仪式颂辞。《诗经·商颂》是商代诗歌,《商颂》五诗是商代乐歌《大濩》在不同时期的颂诗文本,也是商代祭祀仪式日趋成熟和制度化的产物。《楚辞·九歌》为屈原所订之楚国颂诗,也是楚国文学继承夏商文学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8.
尧典》“幽州”起源的历史背景是辽西古化区自距今8000年至5000年前一脉承传的红山系列化的长足发展。从龙山时代早期的小河沿化开始.由于红山时代各大化区域平行发展的趋势的消失,中国历史发展出现了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辽西地区从此失去了以往的明中心区域之一的重要地位而渐次沦为化边缘地带。这便应是《尧典》“幽州”并入《禹贡》九州之中的深刻历史化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零 《中国文化》2014,(1):57-79
中国经典,天文祖《尧典》,地理宗《禹贡》,《易传》道阴阳,《洪范》序五行,对中国思想影响至深。它们除《易传》附於《易经》,皆在《尚书》中,《禹贡》居其一。中国古代天下观,最初的表述就是《禹贡》九州。  相似文献   
10.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它的内容主要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间的谈话记录,因此,《尚书》中大多为记言体散文。但是,《尚书》中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记言与记事相结合并且侧重于叙事的,这些作品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其叙事有较鲜明的特点,且已经是结构完整的独立篇章。《尚书·尧典》属叙事文体,表现出早期历史叙事文体的一些特征,其叙事技巧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