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范子燁 《中国文化》2015,(1):99-105
<正>《詩品》中"宋徵士陶潜":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①對於"其源出於應璩"品陶之説,前人之評論與研究頗多涉及,此不贅論;對於"又協左思風力"的説法,前人則極少討論,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在鍾嶸看來,左思也是陶詩的一個重要藝術源泉。章學誠(1738-1801)《文史通義·詩話》説:《詩品》之於論詩,視《文心雕龍》之於論文,皆專門名家勒爲成書之初祖也。《文心》體大而慮周,《詩品》思深而意遠,蓋《文心》籠罩群言,而《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别也。  相似文献   
2.
后宫视域的引入,对还原左思兄妹的生平和他们所处的人际网络颇有裨益,也有助于对其文学书写内涵的理解。就左棻而言,后宫中应诏作文的创作情境,使其文学书写往往带有为文造情之弊。但宫廷生活也为她提供了游心艺文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接触流行文化风尚的机会,她作品的题材、构思及美学风貌均与士林趋同,达致了"预流"之境。就左思而言,《三都赋》体现了外戚人际网络对其文学书写的助益,而《悼离赠妹二首》与《娇女诗》则反映了身为外戚的他对女性才德观的独特思考,可以窥见其心态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和班婕妤的《怨歌行》是宫怨诗赋的滥觞之作,汉魏的宫怨文学作品大都延续他们的传统.但到了左棻却为宫怨文学增添了新的内涵,本文细致分析了左棻宫怨诗赋与前代的不同之处,从内容题材、思想价值和艺术追求人手进行剖析;并探究了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即其悲剧的生平经历、个性的人格追求和独特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4.
西晋女文学家左蕖,诗歌、词赋、散文,三者各具特色。诗歌高简质朴,感情真挚,其《啄木鸟》与陶渊明《时运》等作,被后人视为四言诗的代表;词赋则深婉迢递,个性独具,且数量之多,居先唐文学史诸女性作家之冠,并开启了辞赋史上“官怨赋”之先声;散文以宫廷应用体为主,词旨清丽,名播八蕃,影响深远。左棻的文学成就,在先唐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应引起当代文学史家们的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5.
青荣 《现代语文》2009,(10):26-28
左棻的《离思赋》围绕与亲人隔离的遭遇大力宣泄其孤独凄苦之情,在文学史上比那些多为待临望幸之怀的宫怨诗赋更富有情志。它所揭示的女性生命和精神所受到的戕害的内容以及强烈地摆脱人身束缚,追求独立人格的进步精神是女性文学的深刻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青荣 《现代语文》2009,(8):26-28
左棻的《离思赋》围绕与亲人隔离的遭遇大力宣泄其孤独凄苦之情,在文学史上比那些多为待,临望幸之怀的宫怨诗赋更富有情志。它所揭示的女性生命和精神所受到的戕害的内容以及强烈地摆脱人身束缚,追求独立人格的进步精神是女性文学的深刻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西晋文学家左棻,以她非凡的才华,创作了一系列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表现如海深宫的寂寞惆怅,骨肉相离的痛苦;还是托物言志的身世之叹,无不都是她"身边的文学"。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渴望,开拓了宫怨题材的新境界,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她的"闺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