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多义是句法结构由一系列语义模型构成,这一系列的语义模型属于同一语义范畴,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只能出现一种语义模型.结构多义又可以分为线性多义和延异多义.线性多义是指,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线性排列,同一个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是一系列的横向排列的意义家族,所有的意义都属于同一个语义范畴.延异多义是指一个句法结构中各语义模型之间是有层次的,并且每一层次的语义模型又是由许多的子模型构成.  相似文献   
2.
德里达“文字学”批评思想,构成了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基础。他用“解构”作为批评的策略,去分析各种文学经典文本。在“延异”、“踪迹”和“补充”维度上,德里达构建了他的“解构主义”。  相似文献   
3.
自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被德里达引入翻译理论之后.国内大多数翻译界学者认为解构主义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但是同时也认为解构主义思想颠覆了翻译的“忠实”标准,并且很大程度上把解构主义同韦努蒂的畀化翻译思想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对解构主义思想的追根溯源,以及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发现国内学者对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不仅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忠实标准”而且在论述解构主义和异化翻译之间的联系时过于草率。  相似文献   
4.
科学观念至少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科学的结论;一个是科学的原理。是科学原理决定着科学结论。西方文化是数学的分泌物,是产生西方文化的科学原理。不掌握这个科学原理,回避这个科学原理,就难以准确理解西方文化,包括“后现代”的内涵。文论创新要走“中西融合”之路,没有数学的参与岂能融合,又岂能创新?于是就不得不请教数学。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忠实”解读。然而,随着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德里达和本雅明为首的思想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构传统的翻译思想。本雅明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使翻译成为原作的“来世”的过程;德里达则探讨了拆解的过程而不是解构的结果。本文主要借鉴德里达的理论精髓,借以阐明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对原作复制的过程,译作并不代表原作,它只是对原作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密切关注,“解构”一词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基本术语。但是对于解构理论性质的认识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解构理论与东方犹太思想有深刻联系,对现代社会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三角形理论,分析了翻译延并与认知的联系,并以《道德经》的不同荚译本进行了例证,对翻译延异进行了认知层面的探究,旨在表明:翻译是译者理解原文本、生成内化意义与用译入语将其阐释的动态过程。它以译者的认知为前提,尤其受到先知识的影响,不同译者带着不同先知识去解读原文本必然会建构出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8.
解构主义主张消解中心和权威,从而带来了文本的开放性和文本之间普遍的互文性以及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解构主义“延异”思想下的文学观和翻译观对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文学译本语言及风格上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的激进性,既表现在对辩证法的拆解以示反确定论,也表现在对本体论的颠覆以示反决定论.他的解构思想以独特的形式表达着复杂性世界观的内容意味,并映现了晚近世界历史演进的复杂性,这将推动我们在新的历史基础上对辩证法本体论问题做出新的探索与表述.  相似文献   
10.
胡风与七月派的现代性处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夹缝中,其现代性价值一直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揭示。胡风与七月派艺思想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一方面从人如何实现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复杂精神个体的维度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当下中国现实,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反思性特征,与主流政治话语和现代主义之间产生一种既疏离又接近既出走又回归的延异关系。本在胡风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及胡风关于读主体的论述方面有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