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文本中的未定性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空白点,是导致翻译具有解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文本的未定性(又为开放性),译者可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方式、审美趣味、文化修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广阔的翻译空间里尽情畅想,从而以不同的视角理解文本,并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译本。  相似文献   

2.
张涵  姜诚 《英语广场》2021,(10):29-32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在理解原文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知背景,将原文本转化为目的语表达出来。中国古诗词翻译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讨论诗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讨论诗词英译中兼顾作者、文本、译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出版多部法律英译本,评估译本质量需要先确立一定的翻译原则。该文结合《商业银行法》三个英译本的不足之处,论述了法律翻译的精准和专业两个原则,以及二者对译作质量的影响。精准原则要求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应该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精确”的高度,专业原则则要求译者精通语言、法律和相关领域几方面的知识。译者只有遵循精准与专业原则,才能保证法律译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及霍克斯译本的部分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力图找出两个译本译者采用不同翻译方法的原因.文章以德国的"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翻译的目的、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语接受者、译者与发起人之间关系等影响翻译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最后得出结论:杨宪益译本倾向于异化,霍克斯译本倾向于归化;两位译者都尽力本着忠实于原文和忠实于读者的态度,遵从了忠诚原则.同时他们竭力实现其各自的翻译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解读译本副文本可以获知译本生成的历史细节与译本接受的传播语境.考察<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后发现:中外出版社和研究组织提供的翻译机会和经费支持,保障了译者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罗译本的出版发行;译本质量得益于译者与中外编校人员的合力,而知识渊博的校对者在提高译本质量方面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具有"中国通"或汉学家身份的作序者与评论者起到了权威的导读和独特的推介作用,促进了译本的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根据语言的层次,将《庄子》大中华文库译本中的修辞格分为音韵修辞格、词汇修辞格和句式修辞格三类。先分析三类修辞格一般的处理方法,总结出普遍规律。再分析原文本的三大修辞格在译本中处理的得失,进而发现大中华文库译本对于修辞格的处理方法以及译者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鉴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方志彤和黄兆杰英译的《文赋》两个译本进行描写性、解释性比较研究。文章通过分析两位译者在预备规范影响下在文本选择方面的异同、在初始规范制约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翻译倾向以及在操作规范制约下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阐明翻译规范影响了两位译者的翻译行为并制约他们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而塑成了两种译本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同中有异的文本特征。本研究揭示了《文赋》两种风格译本的形成原理,以期对中国文学外译的译本描写与批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认知翻译学聚焦译者翻译认知行为。本文运用认知翻译学识解机制分析英汉双语服装术语翻译实例,解读译者的涉身认知能力和认知经验对源语词汇不同认知域的识选与侧显。译例分析发现,同一服装术语不同译本及语境偏向主要源于不同译者的识解目的及其涉身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典籍英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内涵的掌握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了译文的呈现,造成了译本的多样性。本文对理雅各和陈荣捷的《中庸》节选译本提出批评与鉴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图式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做出较全面的回顾和论述之后,提出构想,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图式知识起作用的过程。图式知识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过程起重要的作用。译者的相关图式越丰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越强,翻译出来的译本可接受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典籍翻译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找到共通点,最大限度传达原文本信息,又让译语读者易于接受是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近年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为典籍翻译的研究与评价引入了"两个世界"这一新视角,强调译本对原文本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的还原。但该理论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仍面临挑战,本文对《桃花源记》四个译本进行了研究,为回应这些挑战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2.
刘庚玉 《海外英语》2012,(4):143-144,163
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强调视角的不同导致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对同一种情景进行描绘时,不同词汇和句法选择,即不同的表达式都会展现出在译者的认知域里想要突出表达的内容。框架理论在翻译现象研究过程里,尤其在不同翻译文本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于Snell-Hornby所说的,框架视角翻译研究的核心理念是:翻译不是词与词的配对,而是着眼整体、重造格式塔的过程。该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对《牡丹亭》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看不同译者在不同的视角和见解下如何理解文本内容,重塑人物角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郭沫若和李正栓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原诗文本类型、语言功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郭译本和李译本在翻译该诗时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研究表明,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目标读者的期待规范和审美诉求,实现各自译本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交际功能,译者采用了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其实质是由译者自身的翻译目的或译者意图来决定的,而其理论预设则是功能翻译理论所谓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经典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图里的描写翻译理论,以译入语文本为中心,分别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日本の思想』的两个汉译本的“起始规范”进行描写翻译研究,重建译者在翻译时的决策,以考察两个版本的译者在不同的翻译时代、不同的翻译目的下所做出的翻译决策是更注重“适当性”还是曼注重“可接受性”。经过该文的初步分析可以得知,宋吴译本译者更倾向于适应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区刘译本译者更倾向于忠实地遵循原语语言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15.
深度翻译能帮我们解答译本正文无法回答的问题。卫礼贤/贝恩斯的《周易》英译本自出版之日就备受好评,时至今日,Amazon读者评论依旧赞誉声一片。研究认为,这与译者的深度翻译紧密相关。本文对译本深度翻译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1)文本外深度翻译,译者的读者定位对译本接受具有导向性;体例的说明以及附录、索引方便读者使用;将"可理解性"设为翻译目标,极大程度消除了读者困惑;荣格撰写的前言令读者对译本产生极大的兴趣;2)文本内深度翻译,译者强调易学之用,花大量笔墨阐发了易学的哲学与智慧。Amazon网站的读者评论可证明阐发性评论对西方读者产生了现实、现世意义。质言之,文本内、外深度翻译相互补充与照应,共同使译本成为中国典籍英译本中备受欢迎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的翻译在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在"权力他者"作用下由另外一种"语言他者"书写的"文本他者"的存在使然。"权力他者"主要包括出版机构、译语文化、译者认知等三方面的因素。在出版机构的作用下,译本呈现不同的版本并收录不同的内容,包括封面、引言、后序等的设计与编排均与原作存在差异;在译语文化的作用下,译者对文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具有译语文化的语言特色;在译者认知的作用下,由于译者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其存在对原文文本的误读误译等现象。由此,翻译成为文学作品的他者书写。  相似文献   

17.
选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对《诗经·子衿》多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所体现的差异和变化,用识解五要素诠释造成这些差异的认知规律与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基于不同的辖域与背景知识,译者会选择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同一事物或情景,且在描述事件时有详有略,并运用不同的突显构建情景,因此译者在翻译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中表现为对同一源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和翻译。此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在典籍翻译中的解释力与可行性,同时有助于丰富认知翻译研究,以及补充和深化《诗经》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副文本概念入手,依托翻译与副文本最新研究视角,就现代科幻小说《三体》译本以及传统经典作品《弟子规》译本的副文本形式进行梳理,讨论并分析译者是如何通过多样的副文本呈现方式构建丰富多元的译本文化理解背景,优化译本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风格作为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精髓,其翻译问题日益成为译者关注的焦点,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之争也由来已久。有专家指出风格可以形式化为译者所能认知的风格标记,以词语标记为例,动词、方言词、拟声词与文化负载词均能作为典型的词汇标记,《鲁迅小说选》的杨戴译本在源文本与译本风格的传译转换成功使用词语标记,较好地保持源文本风格。  相似文献   

20.
林美君 《英语广场》2023,(10):24-27
本文将《生死场》葛浩文经典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视角窥探文学作品中译者的翻译策略,探讨针对原文本的一些语言特点,葛浩文运用的翻译方法、遵守的翻译规范及践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