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0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就整个国家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科学素质的公众,才可能有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和进步。没有全体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就不可能有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就个人而言,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则有助于他具有必需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敏锐地处理有关证据、数字、模型、逻辑推理和规则不确定性的问题,抵制伪科学和迷信的诱惑,能够紧跟世界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交一份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四大支柱”教育观,就是培养学生“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生存”。其实,我们提出关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同上述教育观是一脉相承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是培养一个民族优秀素质的起点。学生的生存空间本来就不大,班级占有学生成长空间的绝大部分。所以,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基点,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逆势新闻”的概念及意义什么是“逆势新闻”?先看一则报道。4月2日的《报刊文摘》引《新华每日电讯》3月27日报道《河北村干部频遭暴力伤害》,文章说河北“许多地方频发暴力伤害村干部事件”,并列举了三起有代表性的案件,呼吁“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这则报道引人思考。这思考不是来自新闻报道的内容,而是报道本身。原因是:一、长期的媒体相关报道,对村干部已形成一个“负面”媒介拟态环境。现在突现一则为村干部说话的“正面报道”,让人一时扭不过弯。正如报道中也说:“目前农村工作中最大的问题,除了基层干部素质、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是村干部缺少有效手段。”看来它也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5.
程志兰 《辅导员》2011,(15):5-6
子曰:"少时若成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众所周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习惯的培养又岂能"毕其功于一役"?本期,我们撷取一些关于习惯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切入,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大文豪都是在儿时启蒙老师的引导下从点滴积累开始的。我们只有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每个细小的言行,加以正确引导、悉心培植,才能使孩子具有扎实的语文根基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止。细微处不能疏其一,随时提醒、反复强化,要循序渐进,直至良好习惯养成。养不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养成错误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对此,教师要尤其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分类讨论是解决中学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这对于形成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分类讨论还能很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思维习惯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我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应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的课堂.学生只有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展开想像的翅膀,获得一次又一次向困难挑战的机会,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体验,才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渴望,形成汹涌澎湃的学习热情,爆发出不可预计的数学潜能.那么久而久之,将形成具有终身有用的数学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0.
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是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又不断发展进步的人,正如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认为的那样:教育的真正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正因为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与思想意识,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要读懂学生:要读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力水平,要读懂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诉求,要读懂影响学生发展进步的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