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3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是中国两院院士的选举年。中国科学院已审定出第一批有效院十候选人共309人,将从中选出56名新院士;8月底,中国工程院在第一轮评审中,628位院士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70位,10位现任省部级以上领导之职的候选人没有进入复审名单。几个月来,社会上对于中国的院士制度的批评一直没有停息:现行的院士制度已经弊端丛生,亟待改革。本刊认为,对院十制度改革的讨论是必要的。充分的、不同意见的提出和探讨,对改革方案的制订只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华子剑 《新闻记者》2002,(11):40-40
新 闻界不久前传出的两则消息荡起涟漪 ,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原总编辑范敬宜 ,双双被请进我国两座最高学府 ,分别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请注意 ,院长的前面没有“荣誉”或“名誉”之类的头衔。邵华泽、范敬宜成为新闻学院的“当家人”当之无愧。这不能说与他们的社会声望无关 ,但社会声望并非仅仅来自他们曾经担任的职务 ,更多缘于他们在新闻事业乃至其他领域的建树 ,包括理论上的贡献。两所新闻传播学院都有志向国际水准迈进 ,并不需要高官显要来“撑门面”,而需要专家学者来“掌门” ,邵华泽、范敬宜正是有着丰…  相似文献   
3.
4.
5.
目前教育界有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那就是被称为“新生代”的一代青年教师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辩色彩与逼人的论争锋芒,在这些悄然崛起的一代人中,确实有很多教师已经达到了大师或准大师级的水准,而更多的人,其阅读的深度、视野的广阔、思维的深刻、论证的犀利可以说因一种多元语境的形成,而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上一代。  相似文献   
6.
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何其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何其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享誉文坛的诗人、作家和理论建树颇丰的文艺理论家,其实,他也是一位从事了多年编辑实践活动的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长期以来,人们从作家和理论家的角度对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他在编辑出版活动中所做的种种努力却少有问津。鉴于此,本文在梳理何其芳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试对其编辑思想做一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党史上,张闻天曾在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亦称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长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被传为佳话。[编按]  相似文献   
8.
徐峰 《贵州教育》2014,(20):34-3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广大一线教师已不满足于做经验型的教书匠,而是要努力去做学习型、研究型的学者型教师。对于很多教师来讲,完成这样的角色转变,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其实质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儿童音乐》2011,(2):6-7
姜晓航,上海市人,全国优秀音乐教师。1975年从浙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嘉善一中、嘉善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一干就是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10.
刘必锋 《语文天地》2015,(11):25-26
随着教育发展的提速增效,广大教师应当成为研究型、学者型、创新型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下工夫,使语文教学向着高效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本文试对其作简要论述。一、打造高素质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得以深入进行的重要前提。过去应试教育理念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