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14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性息公开     
由于长期让性背负了太多的道德包袱,使得性形态成为中国的"社会黑洞":一方面是看不见摸不着;另一方面则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天然诱惑。看似漆黑一团却处处刀光剑影,让人爱而远之,畏而想之,左冲右突,进退两难。在这样的性文化背景下,性困惑在弥漫,性问题在蔓延,性犯罪在增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开媒介企图一再试探性话题的底线,而有人认为这是隔靴挠痒,有人则大骂世风日下。12月14日,国家广电总局紧急叫停号称将于2005年元旦播出的"中国第一档深夜电视"《面罩》,同时急令各地增强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管理力度。究竟有多少性信息可以公开?性息公开,究竟是让人变乖还是越学越坏?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从案例中总结规律性内容,并重新体验寻找规律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是语文教学的细胞,它是活生生的语文本体性知识载体。每一个文本案例,其实就是为习得本体性知识服务的;对每一个文本的教学,其实就是反复体验探寻本体性知识的这一过程。所以,在差别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寻找差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预习往往是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读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大多数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大致了解一下课文,没有过多地去思考文本思想,理解文本的意图。所以就不会拓展开文本,去从自己的身边的生活中搜集更多的准备性知识。  相似文献   
4.
考试与社会人才培养、选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典型代表就是高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尤其是高考,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高考制度恢复的40年间,从考查单纯的陈述性知识到考查学科能力,再到探索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综合考查[2],高考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巨大提升。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大政治论断.  相似文献   
5.
程永明 《学语文》2011,(4):74-74
一、语文内容知识的内涵及地位语文内容知识不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旬、段、篇章及作家背景知识等。语文内容知识相当于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中的知识,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言语信息一致。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陈述性知识是为了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描述性的知识。是语文课程内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潘慧群 《中国教师》2014,(11):65-67
<正>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数字化教学趋势愈演愈烈,如何少教多学、把学的核心权利还给学生,这是所有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别的学生交流获取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引领性学习、同伴互助性学习和个人反思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智源e本学习平台是一个基于学习资源,便于  相似文献   
7.
品读     
《江苏教育》2015,(5):2
<正>教师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将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终身教育将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私人或机构提供的在线学习内容将成为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简称WISE)进行了"2030年学校调查",WISE社区中的645位专家,描绘了他们脑海中未来学校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揭示繁杂的科学事实下面隐藏的科学知识。教师面对教学实际需要一个骨架,需要一个模型。怎样围绕主要概念展开实验教学?以五年级上册4单元《运动与力》一课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1.积累本体性知识,孕育智慧。一是学科知识,包括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参考资料,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要求教师全面、系统、扎实地钻研和掌握学科知识,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二是学科方法,包括学科技能、方法、思维、能力,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学科知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高职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两性交往过程中的两大不良倾向:性愚昧无知与性放纵轻率;开展性心理咨询服务,促使和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方法:课题组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0级与2001级大学生进行了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匿名性问卷调查,然后进行X2检验与U检验分析。结果:(1)大学生希望获得的性知识排序为:青春期表现与卫生、两性交往知识与性病防治知识等;大学生希望获得性知识传授方式为:专家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影像教学片等,男女等需求具有差异显性(P<0.01)。(2)对“贞操观”问题,仅有31.9%的大学生认为“至关重要”,对婚前性行为问题,大学生主要看法是“理解并不赞成”,对自己成为第三的可能情形,大学生认为主要是“与对方相见恨晚的感情”,女生的性道德观念比男生较严肃而认真(P<0.01)。(3)大学生存在的性问题主要是:性问题为性自慰、性搔扰、婚前性行为等,性自慰男性高于女性,受到性搔扰女性高于男性而且主要受到陌生人搔扰;婚前性行为比例较低,以上问题男女之间均具有差异显性(P<0.01或P<0.05)。结论:对大学生应由专家进行性知识、两性交往的感情观、贞操观与婚姻法制观念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性冲动,控制性自慰,防止性搔扰,杜绝婚前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