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之逐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但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属性和影响因素等几个关键问题却一直存在论争。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属性和影响因素来看,西方国家存在强调"思维技能"还是"社会参与"、适用于"所有学科"还是"特定学科"、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教育环境的差异"影响等几个方面的论争。  相似文献   
2.
小林多喜二的《腊月》与老舍的《月牙儿》是日中两国当时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两部作品都赞扬了下层人的善良品质,都对罪恶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小林多喜二与老舍都巧妙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独白”等艺术手法。小林多喜二拘泥于“塑造群像”的主张,有非个性化特色。老舍力主观实主义手法,人物个性鲜明丰满。他们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一条宝贵的经验: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不能用思想性取代艺术性,要努力塑造丰满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要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客观上需要语文教师审视作为教师的文化能力,本文从"面对作为经典文化代表的文本"、"面对大众文化场域的学生亚文化"、"面对时代的转型"三个方面,论语文教师的文化批判力如何成为一种使命式的必须。  相似文献   
4.
萧红师承鲁迅,在写作上是鲁迅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借钱用于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平庸的恶"的考验,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中保持独立思考,进行选择和判断,体现出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重视和培养道德批判力,是当今公民教育、社会现状及德育现状之必须,社会、学校、教师及道德主体本身,要形成合力,付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课程批判力及其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教师课程批判力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课程批判力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使课程"超越实施"、革新传统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课程、尊重教师实践立场、构建生成性教学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培育与生成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开东 《教师》2012,(27):1-1
米兰·昆德对立的《缓慢》,是很有冲击力的一篇小说,保持了他一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力。之所以谈到这篇小说,是因为看到杜郎口经验总结中,有一条“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主体式的正确性自不必说,我对“大容量和快节奏”非常反感。中国人患上了“高大全快”的毛病,想想看,一个学生平均一天有那么多课,都这么“大容量”和“快节奏”,学生受得了吗?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含义有学者指出,批判"实际上是对人的现存的生活做出反思,是通过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自觉反省,在这种反省中发现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达到对现实生活较为全面的理解,据此实现对现存的超越"[1],从这个定义来看,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改变,在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理论的原创研究是基于本土、面向本土的研究 ,解决本土现实的教育问题。由于各国的教育有着共通性 ,这种基于本土的原创性教育理论就必然地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我国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因历史的原因使原创的努力失去传统积淀的支撑 ;缺乏时代的精神文化氛围 ,学术批判力的弱化 ,问题意识的淡薄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亦是其缺失的原因。而学术批判力的提高 ,教育研究问题意识的增强 ,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的回归 ,树立教育研究的超功利关怀等 ,使提高教育理论的原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批判力"是当代西方学界在对"批判性思维"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代表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演化和发展.从构成要素看,高等教育中的批判力包括批判理性、批判性行为和批判性自我反省.注重非推理因素在批判力培养中的价值,提倡跨学科多维探究模式的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具有符合中国社会语境的批判力教育,都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公民批判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