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尔扎克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红楼梦》挽歌情调的魅力及其成因。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及其不寻常的家世使曹雪芹在对生活进行艺术描写时,发生了历史与道德评价的错位以及情与理的悖离,这是《红楼梦》挽歌情调形成的深层原因。这种挽歌情调所造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艺术效果,其魅力是独特而绵长的。  相似文献   
2.
【我解读】 志摩走了,他“挥一挥衣袖”;志摩走了,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位高贵的诗人也许不曾想到,他的《再别康桥》却是他留给我们最为绚丽的“一片云彩”。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戏剧的优秀剧作<桃花扇>以其强烈的兴亡之感,为汉民族政权的失落唱出了一曲沉重的挽歌.本文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生平遭际及<桃花扇>文本入手,探究孔尚任的思想状况,考察它是否具有民族意识,讨论作者思想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从鲁迅的笔下可以看出,孔乙己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存在的价值。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孔乙己可有可无,唯一的价值就是成为当时无聊人们生活的笑料(被笑),并消解在当时人的愚昧麻木、无知无聊的“笑嘲”的过程中。鲁迅先生也曾说:“我的取材多乐于向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把当时人的愚昧麻木、冷漠不仁和孔乙己悲惨命运作为揭示当时“国民劣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观《孔乙己》一文的“笑”,总共出现了十多次,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类人的不同的“笑”.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挽歌略考     
挽歌,即葬歌,从挽歌诗名的演变,挽歌主题的发展、历代对挽歌的态度三个方面对挽歌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孔瑞  孔艳 《世界文化》2012,(12):8-10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童年在纽约州北部洛克昔特的农场度过,那里经常遭受飓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农民们为着生存而挣扎。欧茨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却积极鼓励女儿努力学习,欧茨不负众望,学习成绩优异,在中学阶段就展露创作才华,不久声名鹊起,并因此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在大学荣获学士学位后,她继续求学,去威斯康辛大学英语系攻读硕士,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那个能够携手相依的人——雷蒙德。  相似文献   
7.
王玉冲 《世界文化》2008,(11):16-17
“伟大属于罗马”,罗马帝国的荣耀牢牢地印在西方人的心灵深处。而记录其兴衰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下简称《衰亡史》)纵横干年、内容丰富、行文恣肆,不仅令史家为之倾倒,亦令文人骚客为之忘倦,风行世界数百年而不衰。正是由于这部历史巨著,其作者爱德华·吉本(1737—1794)成为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且跻身世界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相似文献   
8.
古时出殡,灵柩前面有用一根绳索围成的圈子,称为"绋"。送葬的亲友要帮助拉灵车,叫"执绋",如《礼记·曲礼上》:"助葬必执绋。"又叫"执引",如《礼记·檀弓下》:"吊于葬者必执引。"后来又以"执绋"作为送葬的代称。至亲好友们手拉绳子,有的号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4,(5)
正朱自清一生短暂,只活了50个年头,其中一大半时间在外奔波忙碌。但他是在扬州长大的,扬州是其祖宗庐墓之地。在这里,他念私塾,读小学、中学,考大学,结婚生子。因此,他自称"我是扬州人",并以此为题著文。于是,"家在扬州的生活"也成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库藏之一,包括《背影》在内的许多篇什都与扬州有关。无论走到何处,朱自清都怀念着自己的故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阐释学上的分析研究,认为这首民歌在焦、刘爱情悲剧的叙述中,客观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纲常伦理"礼崩乐坏"和婚姻观念趋于开放的社会现实,因而《孔雀东南飞》又是一曲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