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9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职教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之后,各地将召开高规格的省级职教工作会议,同时多以省级政府名义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文件,把这次会议和国务院《决定》的精神结合各地情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一些更可操作的“硬措施”。从而将为职业教育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创造出更为积极、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条件。这是一次难得的转机。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一所学校而言,能否及时抓住这样的机遇以求新的发展,其影响所及不仅仅限于一时一事,而将关乎一所学校在今后若干年的工作局面和主动权的大小。这次全国职教会精…  相似文献   
2.
评晏阳初平教会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是“愚、穷、弱、私”,而其根源是“中国的教育不能普及”,特别是广大“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他认为要用教育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复兴农村,复兴中国”。“除文盲,做新民”则是晏阳初平教运动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五、异端分子与教会之和解教会具有赦免已悔改的异端分子的权能 ,在法律上 ,这种赦免意味着停止对他的绝罚 ,与他和好。《教会法汇要》所设定的罪人归正过程透露出 ,格兰西从牧民的考虑出发 ,希望神职人员显示出慷慨和仁慈 ,不要过于僵硬地要求补赎。宽仁地帮助罪人悔改也就是促成他皈依上帝、获得永生。格兰西很清楚 ,忏悔圣事有其相应的律法规则 ,有固定的礼典 ,因为这毕竟是借外在的、有形的标志将基督的恩宠赋予教友。但是 ,他同时也明白 ,法纪的刚性在合适的场合需要有仁慈的调和 ,法律条文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神职人…  相似文献   
4.
方言出现在近代大众媒体上,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十年(1871年8月)基督教会创办的宗教性刊物<圣书新报>,这个刊物用上海方言撰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方言杂志之一.①近几年,随着方言文化的升温,电视、电影、广播、网络上大量出现以方言为传播形式的作品.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当今中国方言影视文化现象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勤禹 《历史档案》2006,2(3):73-79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基督教传教士自西徂东,进人中国。尽管最初的几十年教难不断,但传教士在华人数仍然不断递增。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901年只有1500人,1914年增至5400人,1919年更达到6636人,其中美国在华传教士人数就达4500余人,占60%多。天主教传教士从1901年的1075名,增加到1920年的2000余名。传教士在传播上帝“福音”的同时,将赈灾作为其事业的一部分,将近代西方救济思想和理念传到中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民间救济事业的发展路向。华洋义赈会(全称“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就是新教救灾思想主导下的产物。它诞生于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是由传教士与中国社会新兴力量联合筹设的一个专业性救灾组织,最盛时影响遍及全国16个省,设立地方分会、事务所、赈务顾问委员会17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间性救灾组织。  相似文献   
6.
一、反馈预习,话题引入师:同学们好!我要表扬一下,我们班预习很好!有的同学每个预习题都完成了,而且字迹特别工整,有的同学默读了课文,速度很快。老师还要表扬一下,已经找到并读了《朝花夕拾》的20几位同学。接下来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是看着谁的背影长大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学生做了大量习题但收效却不大这种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分析了原因,并指出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一题十想”,明晰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实现习题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强调了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尊重与帮助。选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精读课文《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钎》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  相似文献   
9.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教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出发,对未来1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游泳,我给你讲两个小时关于游泳的技术,你就会变成一个好的游泳者吗?不大可能。你必须得跳进游泳池练习多次才有可能,你还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孩子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的语言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过程,但提供信息并不总是足够的。有时在他们完全掌握我们力图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