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9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光雪 《学子》2004,(12):38-39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无意进行的、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进行的思维活动。它一般是在精神放松、情绪安宁的状态中进行的。往往在这种状态中,人们的联想就能自由驰骋,情绪就能随意起伏,感知就能暗暗积聚,智慧的天窗也就随之打开。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双语之间的一种转换活动。任何一个译者若只精通两种语言中的一种都不可能献给读者一件忠实的译品。在英汉互译中,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深厚的英语功底以及同样深厚的汉语功底。通过一些误译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大量的误译都是因译者驾驭双语的能力不高造成的。可见,提高汉语功底与提高英语功底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动物也给力     
《初中生》2011,(13):34-35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认知和认知发展研究偏重于对激活过程的考察,随着当前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从新的角度在更高的层次重新触发了人们对认知抑制及其发展机制的兴趣,使之成为国际认知和认知发展领域正在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无意向抑制和有意抑制两个方面的介绍可了解认知和认知发展领域近期关于抑制及其发展研究的状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刘素君 《学苑教育》2019,(13):14-14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立了。”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种,不同的语系。翻译时,若过于强调忠实原的形式,望生义,就会造成误译。为此,须调整原的表达形式,认真钻研原作,注意语言表达下的深层含义,勘查词典。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蓄意歧义的巧妙使用,有时可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而无意歧义的产生,则会造成交际活动的障碍。文章介绍了几种积极的歧义应用以及公文中产生的几种无意歧义情形,以期引起我们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发现歧义的存在,了解歧义的发生规律,将奥妙积极的歧义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8.
在“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传统历史教学给学生的巨大压力是教学者们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课的乐学思想作了详尽阐诉,通过对教学现状、学生的心理、及教学环境的剖析,指出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端正其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周围某一特定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式。有意注意是有自觉性的要达到某种预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无意注意则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不由自主的注意。心理学认为客观事物对人脑的刺激程度及其本身的变化程度以及人本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需要及心理状况等是引起注意的条件。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采取不同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上。  相似文献   
10.
林译小说中有大量的增补、改译和删除等形式的有意误译。林纾和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也不例外。根据传统的翻译理论,该译作被视为不忠实的翻译。然而,这部译作在晚清却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传统翻译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翻译伦理却能为此提供理论支持:林译小说中的有意误译具有不可避免性;有意误译中包含着忠实性的因素;有意误译实为一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