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共时层面上,时间词"明日""明天"在句法组合以及语用表达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不能认定两者是完全等同的;从历时层面看,两者也呈现出一个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同时这种状况也在方言调查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在黄冈方言中,“着”可附在时间词或动词短语之后,构成具有动词性的“着”字结构,相当于“等到……以后再……”或“等到……再说”。成都方言“哆”字结构与黄冈方言“着”字结构性质相同,二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哆”、“着”都不是“再说”衍生出来的;关于“着”的来源,杨永龙(2002)所说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3.
从小说文本里循环时间词语的运用和模糊时间词语的表达来分析时间词语在作品中的表义功能,同时结合文本对“时间”本身的叙述来分析“时间”在作品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汉语时间词的研究,各家从语法功能、语义分布出发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描写,有很大实用价值。从描写到解释,从结构到功能,从本体到应用,人们对时间词的系统研究正逐步深化,但在语用价值和篇章功能等方面的探索还不够系统。文章对现代汉语时间词的研究成果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出发,从四个专题入手,对时间词研究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了扼要回顾。最后,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时间词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X"为时间副词性质的"近来"类双音时间词出现年代和演化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在词汇化和功能演化过程中呈系统性关联。根据产生的机制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原生性的和衍生性的。前者为A群,有"近来"、"本来"和"向来";后者为B群,有"素来"和"元来/原来"。可以假设它们之间有类推关系。其证据有时间上衔接、功能上互补、语义上包蕴以及认知上的压制准入,从而为两类群之间的诸多不一致找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7.
“早不V_1,晚不V_1,‘偏偏’+时间词+V_2”格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真 《现代语文》2010,(5):52-54
"早不V1,晚不V1,‘偏偏’+时间词+V2"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格式。本文主要对该格式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的详细描写和分析,以归纳其特点,总结其规律。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9耀51页。【教学目标】1援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转换。2援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索意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时间词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时间词的误用现象作了一些梳理,总结了一些偏误类型,包括时间词与其他词语顺序错误(时间词作状语位置不当,时间词作补语、定语位置不当,时间词排列顺序错误),时点词、时段词使用混淆,时间词与其他时态成分表时不一致.文章还分析了偏误的原因,给出了修改方法及教学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时基"与"时示"是现代汉语时间词的两个核心要素,时间词的内部一般都包含了这两个概念.现代汉语时间词最主要的构造方式是"时示+时基",其次是"时基+时示".其内部构造规律可以作为判定时间词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汉语的本体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